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RedCandleCalm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简是一批战国楚竹简,问世后立即成为学界热点,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为主的小组,近年来一直对其进行编订、释读、并陆续进行出版。11位知名学者出席了这批清华简的鉴定会,并制定了《鉴定意见》,对清华简的价值给予肯定。清华简的整理、释读最后集结出版,以地下新材料的优势对传世文献起到纠正与补充,成为史学、文学、考古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文献支撑。本文通过分析、梳理《周公之琴舞》简文文本,及在对其所做笺注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传世文献,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周公之琴舞》展开系统性的专题研究:第一章节:首先对简文进行了梳理、释义并对有关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研究作了整体性观照,概述了《周公之琴舞》简文的来历、简册年代、篇题及出土意义,以期对简文进行宏观方面的把握。第二、三章节:在诸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周公之琴舞》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包括对《周公之琴舞》的篇章结构进行梳理、解读。通过《周公之琴舞》与《诗经·周颂》进行比对分析,并以《周颂》中《敬之》篇与《周公之琴舞》第一部分进行辨别归纳,对学者争论的《周公之琴舞》是一组诗还是两组诗的问题进行探究,主要侧重于《周公之琴舞》的乐制、体例以及与乐舞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节:对《周公之琴舞》篇亡佚的部分和学界颇有争论的“孔子删诗说”进行关联进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论断。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对《周公之琴舞》的思想内容与时代意义、语言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完成《周公之琴舞》的系统性、完整性研究。《周公之琴舞》的出土问世对于传统诗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集诸位学者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简文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和比较全面的对比研究。由此,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先秦文献中所蕴涵的历史内容及艺术魅力,多角度把握先秦文学之美。
其他文献
道教斋坛是举行斋仪的仪式场所,是人神沟通的中介载体。斋坛的规制和结构特点体现了道教信仰者对宇宙和自身生命的理解。本文选取南宋时期的灵宝斋坛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斋坛的
2011年,陕西省靖边县统万城周边发现北朝壁画墓,墓葬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胡风因素。仿石窟的墓门、墓室内的仿木结构以及精美的墓葬壁画都独具特色。墓葬壁画中不仅有大量的
上海博物馆购藏战国楚简以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後出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至九。由於出版时间的原因,学术界对於早期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至《上海博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作为经济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正经历着大刀阔斧地从本地化、区域化和国家化向全球化和国际化迈进的阶段,高校外籍在华留学生安全和校园
本文对东龙山遗址居址和墓葬所出土的器物进行了类型学的研究,初步整理出了器物发展的演变序列,同时根据器物的型式划分、器物组合以及地层关系,对居址和墓葬进行了初步的分期,并
工程造价咨询工作的本质是服务,而抓住这一本质,满足委托方的需求,提升造价咨询企业的品质和形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服务意识,为委托方排忧解难;端正服务态度,提高造价咨
当前关于经济理论的讨论已经不计其数,但往往限于名词和概念之争,与实际的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生活相距甚远。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互联网经济学研究联盟的资助下,《财经问题研
也木勒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额敏县京什克阿克苏村东北,北临额敏河,南依京什克阿克苏河。2014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会同额敏县文管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
鲜卑族是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实现北方统一的少数民族,它上承魏晋下启隋唐,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朝代。本文主要通过搜集大同地区已发掘的北魏墓葬资料,结合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