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探讨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基底节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神经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以及相关脑区脑功能的神经影像学变化。[方 法]选取基底节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存在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CCFES组15例、FES组15例、常规组1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CCFES组再给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治疗,FES组再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1-Meyer上肢运动功能测试评估量表(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腕关节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分别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范围等。并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患侧内囊后肢(PLIC)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皮质脊髓束(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计算出患侧和健侧的各向异性分数比(rFA),评估CST完整性及神经传导能力。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测量双侧初级运动区(M1)之间的功能连接(FC)值,观察双侧大脑半球初级运动区之间功能连接的变化。探索CCFES对基底节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结 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偏瘫侧、左右利手、NIHSS、FMA-UE、MBI、腕背伸AROM、患侧FA、健侧FA、rFA、M1-M1 rs-F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三组NIHSS、FMA-UE总分、FMA-UE上肢评分、MBI、腕背伸AROM相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MA-UE腕部、手评分仅CCFES组及FE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CFES组相比FES组在FMA-UE腕部评分、在腕背伸A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患侧FA、健侧FA、M1-M1 rs-FC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CCFES组rFA有统计学意义(P<0.05)。CCFES组较FES组、常规组M1-M1 rs-F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FA值、M1-M1 rs-FC与治疗后NIHSS呈显著高度负相关(P<0.01),与FMA-UE呈显著中度正相关(P<0.01)。治疗前rFA值与治疗后NIHSS、FMA-UE无显著相关性。[结论]1.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联合CCFES、FES治疗均能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联用CCFES、FES相比常规康复治疗在腕部及手功能恢复上更好,而CCFES相比FES更能促进腕部功能恢复。2.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联合CCFES、FES治疗均能促进CST的恢复及大脑间功能连接,而CCFES更能促进CST的恢复并促使相关脑区连接更加紧密。3.基线FA值、M1-M1 rs-FC值可能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预后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脑卒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