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由于其特有的芳香而极具观赏性,在园林栽培中广泛运用。随着大花品种的出现,桂花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切花资源,但由于桂花的花期较短,大大缩短了桂花切花的观赏期,成为其发展切花的限制条件。目前,利用遗传工程在分子水平上控制花瓣衰老,延长花期的花卉育种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实验建立了厚瓣金桂(O. fragrans ’Houban Jingui’)花瓣蛋白SDS-PAGE电泳实验体系,在蛋白质水平上对桂花切花衰老进行了研究。为桂花的遗传育种提供一些研究信息。 本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1.蛋白电泳样品提取方法的确定。经过研究比较和改进,最后得到改良的丙酮沉淀法。利用该方法提取的蛋白样品得到的电泳结果杂质干扰少,蛋白带清晰且条带数较多。 2.桂花花瓣蛋白SDS-PAGE实验体系的建立。通过比较电泳结果调整分离胶浓度为11%,长度为10-11cm;浓缩胶浓度为3.9%,长度为1.5-2cm;样品上样量10μl,点样孔10×2.5×1mm~3;电泳时间2.5h左右,利用比较后选择的染色方法染色凝胶,得到了背景色浅、蛋白带清晰的凝胶图谱。在此基础上还对花瓣蛋白的双向电泳进行了初步试验。本试验还对单向SDS-PAGE结果图谱用2D软件包进行了分析,得到的蛋白质信息量比常规分析方法得到的要全面。 3.对切花花瓣衰老过程中蛋白的SDS-PAGE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9.8kD和27.5 kD多肽的表达水平从瓶插开始到结束蛋白条带基本保持稳定;37.6 kD多肽的表达水平随花瓣衰老而逐渐减弱:63.1kD、57.5 kD、51.5 kD多肽是随着花瓣的衰老而出现,且表达水平与花瓣的程度衰老成正比。对切花进行乙烯和ABA促衰处理导致51.5 kD和32.3 kD多肽的不同变化,说明这些多肽可能与它们引起衰老的不同机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