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沉降变形数值模拟及地基处理优化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ne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已有的四车道高速公路进行加宽扩建已经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由于不同于普通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形式,新路堤的沉降变形性状与普通新建路堤有明显差异,且软土地基上新老路堤间显著的不均匀沉降也是以往普通工程所未曾遇到过的,因此需要分析研究新老路堤的沉降变形特性,寻求合理有效的新路堤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控制不均匀沉降,以保证工程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大量数值模拟分析,对新老路堤的沉降变形性状、沉降计算方法以及新路堤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对加宽工程路堤断面结构形式的认识,指出了加宽工程新路堤沉降变形区别于普通工程的影响因素。并选用合理的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的方法,对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原有路堤荷载长期作用引起的地基软土性质改善是新路堤沉降变形不同于普通道路工程的主要因素,而新老路堤的相互作用对新路堤沉降变形的影响则要小得多。同时就在新路堤沉降变形计算中如何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2)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以及工程实例的分析,表明加宽工程新路堤软土地基的侧向变形大小和性状与普通工程相比均相差较大,特别是新路堤软土地基内侧坡脚位置的侧向变形明显受到老路堤的限制,并且就新路堤软土地基侧向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将地基分为均质地基和非均质地基两种情况,通过对非线性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拟合,分别给出了反映侧向变形大小的加宽工程新路堤沉降修正系数简化计算公式,公式可以考虑路堤高度和地基土体性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实例验证分析,表明该公式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计算精度。 (3)基于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断面资料,通过合理简化建立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在验证了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对新路堤软土地基不同方法处理下以及不同工况下的新老路堤沉降变形性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不同方法处理新路堤软土地基时的优缺点,并据此完善了新路堤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优化选择流程。同时定义地基表面沉降曲线特征因子R<,s>,用以评价新路堤荷载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对老路表面横坡比的影响,并在分析了R<,s>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R<,s>的简化计算公式,以便以此为依据就新路堤软土地基的处理在排水固结法和复合地基法之间作出合理选择。 (4)总结了加宽时老路堤软土地基未固结稳定的可能情况,分析了老路堤软土地基固结稳定性对天然地基情况下,以及新路堤软土地基不同方法处理下新老路堤沉降变形性状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其他文献
腹板开孔钢梁便于敷设管道,因而具有降低结构层高、建筑自重和使用能耗等优点,故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工程结构中具有应用前景。目前腹板开孔梁的强度设计方法中,按实腹钢梁进
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冲切破坏问题已是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本文研究的是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带外加强环板的埋入基础梁式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的冲切
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计算是土木水利工程中的古老课题。库仑和朗肯两大经典土压力理论提出已经两个多世纪,虽然存在不少缺陷,但至今仍然是工程实用中的主要方法。大量实际工程反馈
近二十多年来空间网格结构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其受力合理、覆盖面积大和造型丰富而备受欢迎,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结构形式。折板式网壳结构是其中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蓝藻是水源水中常见藻类,夏季爆发,严重时大量漂浮水面。微囊蓝藻呈胶群体,个体大,具有很强的上浮特性,表面有胞衣包裹,带负电荷,不易与混凝剂结合,混凝效果差。目前采用的蓝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是在生物滤池和流化床的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种革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它既具有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泥龄长、剩余污泥量
结构在服役期内由于受到荷载作用和如台风、地震等突发性因素的影响,易出现损伤。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准确地识别土木结构的损伤和评估其工作状态,开展对
为了获悉端板型半刚性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抗连续倒塌能力,本文进行了端板型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拟静力试验、有限元分析和简化计算分析,并考察了其抗连续倒塌能力。
近年来,沿海环境下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结构问题成为了工程建设中研究的全新课题,氯离子侵蚀混凝土是混凝土寿命不足和混凝土脱落的主要诱因,掺加阻锈剂能有效抑制氯离子在混凝
边坡稳定分析问题是岩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对边坡稳定分析主要采用二维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其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在工程界被广泛使用。然而实际的边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