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中日民间冲突研究(1896-1937)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o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6年,清政府遵照《马关条约》的协定,开辟杭州为通商口岸。此后日本通过一系列的谈判交涉取得了在杭州开设专有租界的权利。租界的设立、日本侨民的陆续到来以及双方贸易往来的扩大,设立于杭州拱宸桥的租界区逐渐发展起来,伴随着这一过程,杭州当地民众与日本侨民的冲突开始出现。在前期,经济利益的冲突是矛盾的焦点。日本商民在杭州城区无视条约章程,违规经营,从而激起民众的不满,形成冲突事件。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进一步加剧,杭州地区的中日民间冲突也逐渐升级,即从一般的经济利益矛盾和冲突上升到关乎全国的民族利益斗争。从五四时期开始,杭州地区民众对日本的关注点更多地转向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斗争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更广泛的阶层参与进来,并通过抵制日货、发展国货、经济绝交等方式来宣示自己的民族情感。  本选题研究内容主要是考察从1896年杭州开辟为通商口岸以来,杭州地区日本的势力扩展以及民间反日、排日冲突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化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在普通民众中的表现的认识。本选题的研究下限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  文章的第一部分考察日本在杭州开设通商口岸的交涉、拱宸桥租界的设立,通过对租界土地、司法、警察等制度的分析,研讨中日各方在租界运行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日本在杭州势力扩展的情况。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研讨五四运动之前杭州地区所发生的中日商民间的冲突。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冲突事件的特点是规模比较小,参与者主要是事关直接利益的双方,冲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人不合法经营行为引起。  第三部分以五四运动后中日民族矛盾加剧为切入点。与以往相比,杭州地区的中日冲突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规模扩大、民众的参与度高、各个阶层在对日问题上有着更复杂的心态。
其他文献
陈直,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历史文献学、金石学、简牍学、文学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利用“二重证据法”,广泛搜
从储层进入到井筒的气流对气井中存在的水锁效应具有蒸发清除作用。产生这种水锁清除作用主要是因为天然气进入井筒后发生膨胀,导致额外的水在近井地带蒸发。研究工作表明,被
在开采高黏石油过程中,由于采出物中沥青质、焦质、石蜡含量高,在油管壁上极易产生沉积,往往需要进行机械清除或热油冲洗,影响石油的开采进程。目前俄罗斯科研生产联合公司П
近代中国是一个饱尝帝国主义列强肆意欺凌的贫弱国家,骄横的侵略者甚至公然污蔑中国为“东亚病夫”。然而,先进的中国人不甘于国家和民族的沉沦,他们奋起抗争,竭力探求强国之
西汉三后是指吕后吕雉、窦后窦猗房与元后王政君,她们分别是西汉开国时期、前期、末期最重要的政治女性。吕后同高祖刘邦一起开创了西汉王朝,凭借自己非凡的政治才能稳定了西汉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旨在提高企业经营者积极性的年薪制近几年已成为各地国企脱困的种激励方式,但在年薪制的试行方案和各式各地实施过程中却暴露出许多问题,从而使年薪制的实行步履维坚.本文从
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徽州是宗族社会,徽州宗族坚持“官本位”的价值观,光宗耀祖是宗族伦理观念的核心,其主要功能在于维护本宗族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徽州宗族制堪
总结了油气勘探和生产过程中取得的技术进步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效益。提供了勘探与开发工业在提高环境绩效方面的定量依据,研究分析了工业和社会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油气工
描述了伊拉克战后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提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战后重建所面临的挑战,报道了重建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Described the post-wa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