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慢性丙型肝炎病毒(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者糖尿病发病率增多,即HCV感染可能导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特别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发生,而DM反过来又可加重肝脏的损害,加速了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肝硬化、肝癌进度,造成恶性循环,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两种疾病之间还存在着矛盾点,如CHC患者饮食中多提倡含糖食物,特别是提倡食用果糖,利于补充肝脏代谢消耗的能量,但这对于CHC诱发DM的患者来说无疑是禁忌的。目的:希望通过护理干预有效改善HCV感染合并DM患者的生活习惯,将两者联系到一起,避开矛盾,异中求同,以加强药物治疗的效果,进一步促进疾病康复,最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方法:选择HCV感染合并DM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2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案、治疗时间和用药均相同。对照组进行用药指导,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干预组52例患者除用药指导外,在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cale,GSES)对患者进行评估以了解心理干预效果。两组患者同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HCV核糖核酸(HCV–RNA)的变化,以了解药物治疗相同情况下,护理干预能否进一步促进疾病康复。结果:在药物治疗相同情况下,护理干预效果体现在:1.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后HCV-RNA变化与干预前比较P=0.0026,差异显著,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在干预后6个月时HCV–RNA治疗有效性比较P=0.04,治疗效果差异显著。2.干预后3个月时,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变化差值的组间对照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至干预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P值均<0.05,且两者变化差值的组间对照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较对照组显著。3.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治疗疾病的态度和自信心上较干预前具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心理量表评分比较P<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1.药物治疗相同情况下,护理干预使HCV-RNA治疗效果提早出现且显著提高治疗效果。2.护理干预强化了药物治疗效果,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显著。3.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正确认知疾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4.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有效提高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