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不断增加,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后,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2002年达到527.43亿美元,首次超过5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从1993年的275亿美元到2008年的924亿美元,中国吸收外资连续16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也引起世界的关注。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弥补东道国资金缺口、促进就业、提高当地的人力资本、引进技术并发生技术外溢等途径优化东道国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其经济增长。很多研究对FDI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多数的结论是外商投资的大规模流入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逐步推进的,东部地区凭借其地理优势、市场规模和政策倾斜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并推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这样在外商直接投资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效应。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吸收的FDI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使得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大大增加。理论普遍认为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是多方面的,FDI不仅具有资本积累和创造就业的直接效应,而且还具有间接的外溢效应,如技术转移和扩散、人力资本提高和制度变迁等效应。这些外溢效应对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以及制度变迁实现内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各区域来说,外商直接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作用不仅仅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资金缺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各种间接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分布的这种不平衡性特点,对各区域的资本形成、经济增长、工业化进程、对外贸易以及区域就业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论文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FDI分布“东高西低”的现象和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FDI对中国区域经济的综合影响。论文在区域层面上,就FDI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资本形成、工业化进程、对外贸易以及技术进步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论证,在理论上证明了普遍的观点:FDI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区域差距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中国经济的“二元”特征,欠发达的中西部内陆地区更需要具有多种能力的资本,因此中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做的是如何吸引FDI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投资。论文通过分析FDI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全面影响,回答现实当中的疑问:在目前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国东部地区以出口贸易为主的FDI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东部地区吸引外资的特点和问题是什么?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障碍在哪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吸引外资的优势有哪些?论文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就政府如何引导FDI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投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