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学对体质的研究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然而,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去探索其学术发展历程及规律者,至今尚未见到。本课题第一部分,首先是根据中医体质学术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在明确分期原则及具体依据的基础上,将中医体质学术发展的历程客观划分为六个历史阶段,并阐明其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其次是以学术思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为基轴,对相关人物、相关著作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分期如下:先秦至西汉时期是中医体质理论初步形成时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书中蕴含了大量关于中医体质学术的内容,最早对人类的体质特征、体质形成、体质变化、体质类型、体质与疾病的易感性、体质在诊断中的意义、体质对遣方用药的影响、体质与养生、体质与疾病预防等理论要素进行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医体质学术理论的基础。东汉时期是中医体质理论临床应用的初步开创时期,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该书在后世流传过程中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作为我国第一部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临床巨著,该书对中医体质学术发展的贡献在于从体质类型、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辨证、体质与治法方药、体质与病证转归及预后等方面把体质理论与临床应用结合起来,使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三国至两宋时期中医体质理论得到进一步积累与发展,许多著名医家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突出的有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以及《脉经》中对不同体质脉象的表述为中医体质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特禀质的描述丰富了体质病因理论;孙思邈在体质与饮食养生的研究方面有着突出贡献;钱乙在小儿体质方面提出很多著名论点,为后世对小儿体质的认识和干预提供了临床依据;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金元时期,中医体质理论有了新的突破。金元四大家各自提出了独特而又符合中医临床实际的体质学术理论。刘完素“治病求本”思想实际上是以体质为本的思想;他对老年体质也有新论,认为多为“气衰”及“阴虚阳实”之体。张从正在体质理论的应用方面阐述了祛邪即扶正的辨证关系;还提出了“养生当论食补”的体质养生理论。李东垣特别强调饮食失调对体质的影响,指出脾胃虚损是形成气虚体质的重要因素,并首创调治气虚体质的益气升阳法。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还对阴虚体质的调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明清时期,在以张介宾和叶桂为首的众多医家共同努力下,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成熟。这一时期的医家更侧重于研究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辨证、体质与治疗用药等的关系,从中医临床角度深化了《黄帝内经》对体质差异性的认识。在体质分类上,也转向了临床病理体质的分类法,从而更适合中医临床的需要。总之,这一时期是中医体质理论得到更快发展和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时期,但依然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学术体系。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在以王琦为代表的广大中医体质研究者持续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下,中医体质学术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伴随着中医体质学的创立,中医体质理论体系得以构建,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1978年《略论祖国医学的体质学说》论文发表以及1982年《中医体质学说》专著问世,标志着中医体质由历代散在的论述成为一种专门的中医学说。1995年《中医体质学》专著出版,标志着中医体质理论体系得到了初步构建,中医体质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分支学科。2005年“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成为国家973计划项目,标志着中医体质研究得到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同,进入了国家最高科研层次。2008年1月“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研究及其应用”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的中医体质学研究,正以自身主体性与开放相容性为发展模式,以新兴交叉学科的面貌,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异军突起,必将对中医药临床实践、养生、预防及康复医学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成为与国际医学对接的新理论。东西方两大医学体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内容和风格。认识二者之间的差异,寻求双方可以交融的共同点,将对中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使中医学尽早成为世界主流医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群中的个体差异及不同体质状态是一种复杂的生命现象,也是世界医学界长久以来共同关注的问题。自古至今,中西方学者关于人类体质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认识,其中有不少思想和理论至今仍对医学实践有着重要和深刻的指导意义。本课题第二部分即对比研究中西方医学在人类体质学术思想方面的异同点,探寻二者之间在较深层面和核心内容的交融点、互补面,以期能对今后的中西医学研究、发展和交流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促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无论是从古代《黄帝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体质理论、还是从近现代中西方体质学术思想的比较中都能够看出,西方学者对个体差异现象的认识与中医体质研究者的认识目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大不同。与中医体质学根据人的形态、功能、心理等特征,综合的、动态的、整体的来认识人体的差异现象,并从中寻找个体体质间的差异规律相比较而言,西方学者对个体差异性的认识是从生命活动的某一方面,从某一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个体间的差异性和差异规律。具体来讲,西方学者对个体差异性的认识,多是从个体的行为表现、心理活动特征方面入手,多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对人体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康复。而中医体质学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可广泛应用于有效的中医临床指导和养生康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