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要完成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需要解决制约体育科学发展的各方面因素,这其中也包括阻碍体育健康发展的兴奋剂问题,构建合理、高效的反兴奋剂管理体制是反兴奋剂管理达到目标的重要前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综合借鉴公共管理、制度变迁及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反兴奋剂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系统梳理了我国反兴奋剂管理体制演变历程,深入分析了我国反兴奋剂管理体制演变的动力机制及存在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反兴奋剂机构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反兴奋剂管理体制的创新路径,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主要结论:结论一:我国反兴奋剂管理体制的演变,经历了起步、初创、强化和完善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反兴奋剂斗争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体育行政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己初步建立互动、高效、协作、权责相对分明的管理体制,反兴奋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结论二:根据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反兴奋剂管理体制的演变具有因应性、强制性、渐进性和时滞性等4个主要特征。结论三:自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国外的反兴奋剂管理体制经历了从自主管理到共同管理的演变过程,建立了政府和体育组织共同管理、以独立的反兴奋剂机构为主导、其他相关方各负其责的组织结构。其制度变迁的特征表现为从主动式到被动式,制度供求的特征表现为从非均衡到均衡。在制度安排上,完善了包括基本制度、核心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层次的制度结构;实现了建立权力分立、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和反兴奋剂机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等制度创新。结论四:价值理念、现实诉求和政府制度供给是我国反兴奋剂管理体制演变的三个主要动力。虽然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政府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价值理念和现实诉求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中也不可或缺。结论五: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与反兴奋剂中心的职能有待进一步分离,现行反兴奋剂法规、规章与国家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对接,多部门综合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是当前我国反兴奋剂管理体制优化与创新的现实障碍。结论六: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建立反兴奋剂中心的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外部管理体制上推行以问责制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制度,是当前我国反兴奋剂管理体制优化与创新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