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恶性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在所有颅内肿瘤中脑胶质瘤约占40%,预后较差,平均存活期仅为9~12个月。尽管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胶质瘤患者预后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基因改变并未完全明确,然而仍然有作者提出,随着对胶质瘤分子水平的研究日益深入,胶质瘤分子生物学特性将作为胶质瘤分级的新标准。在脑胶质瘤中星形细胞瘤最多见约占75%,因此对脑星形细胞瘤的研究意义重大。维持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对多细胞有机体的发育和生命的维持至关重要。一旦这种平衡失调就可引起包括肿瘤在内的一系列人类疾病发生。Bcl-2作为一种凋亡抑制蛋白,也参与了细胞周期的调控,它抑制G1/S期转换,尽管Bcl-2的细胞周期调控功能是独立于细胞凋亡抑制功能而存在的,但二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P27作为G1/S的调控点,其活性的改变与细胞凋亡之间存在相关性。Bcl-2是通过P27来抑制细胞周期G1/S转换的。Bcl-2与P27共同参与了细胞周期调控;Bcl-2抗凋亡,而P27促进凋亡,二者在星形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关系如何?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 目的:研究Bcl-2、P27与人脑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Bcl-2与P27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的关系;研究Bcl-2、P27与人脑星形细胞瘤复发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根据Kernohan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分类标准(1949)对脑星形细胞瘤标本分类,37例脑星形细胞瘤中,Ⅰ级组9例,Ⅱ级组9例(其中复发性2例),Ⅲ~Ⅳ级组19例(其中复发性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复发性者术前已接受过一次手术,并且在第一次手术中肉眼观察下全切肿瘤。新鲜正常脑组织标本5例取自于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内减压术中切取的额叶、颞叶脑组织。所有标本经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Bcl-2、P27的表达水平。Bcl-2在各组中表达的比较用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成组郑州大学2003年研究生毕业论文Bd一、P27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关系设计两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法)。P27在各组中表达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0vA)、q检验伽ewin歇止euls法)、t检验。Bcl一2与P27的比较采用Spean等级相关分析。以a=0.05作为检验水准。 结果:Bd一2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随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提高,Bd一2表达水平逐渐增高。Bd一2的表达水平在脑星形细胞瘤I级组与n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级组与mW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尸<0.01),n级组与mIV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尸<0.01)。将所有脑星形细胞瘤分为初发性星形细胞瘤组和复发性星形细胞瘤组比较,Bd一2在复发性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发性脑星形细胞瘤组护<0.05)。P27平下降。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最高,随脑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升高,P27的表达水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正常脑组织组与脑星形细胞瘤I级组、n级组、mW级组相比P27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星形细胞瘤I级组与n级组、mW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尸<0.05),P27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I级组高于n级组,n级组高于111W级组。P27蛋白在初发性脑星形细胞瘤组与复发性脑星形细胞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尸<0.05),P27蛋白在初发性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高于复发性脑星形细胞瘤。Bd一2蛋白与P27蛋白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s=一0.72%,尸<0.010结论:.Bd一2参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Bd一2的表达水平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人脑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一项辅助指标。3.P27参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4 .P27的表达水平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可作为判断人脑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一项辅助指标。5.Bd一2与P27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6.测定Bd一2和P27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将有助于判断人脑星形细胞瘤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