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渗透到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尤其是发展性心理咨询工作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起步较晚,辅导员心理咨询水平层次不齐,多数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心理培训,大学生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与高校辅导员发展性心理咨询能力之间存在矛盾。因此提升辅导员发展性心理咨询能力、促进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高效开展势在必行,以此才能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本论文研究辅导员发展性心理咨询能力的背景和含义,并根据自编的《高校辅导员发展性心理咨询能力调查问卷》针对西南交通大学的辅导员进行调查,考察了辅导员发展性心理咨询能力的现状,并使用SPSS22.0分析,结果显示: (1)从整体上来说,辅导员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性心理咨询能力,主要体现在处理学生人际关系与恋爱问题、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的能力,以及个体咨询知识与技巧这三个维度;从发展性心理咨询能力的各个维度来说,辅导员在处理学生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和辅导员自我调节上的能力有所欠缺,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2)辅导员的发展性心理咨询能力的某些维度上在性别、年龄和工龄、学历、专业以及是否参与培训或是否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这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只有年龄和工龄,以及是否参与心理培训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对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性咨询能力做出讨论并提出7条针对性建议。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第一,笔者对发展性心理咨询能力的概念界定及对其现状调查填补了研究的空白领域,第二,鲜有研究者研究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性心理咨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