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岛是“朦胧诗派”的首要代表,本文将从北岛的创作历程、北岛诗歌的主题意蕴及哲学内涵、北岛的诗歌技艺等三方面展开论述,试图为北岛诗歌研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提供某种可能性。 文学批评家张闳将北岛的创作历程划分为“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本文借用这一划分,以1980年为分水岭逐一梳理了北岛各时期的创作心态和特征,粗略浏览了北岛各时期创作的总体态势和风貌。 要想真正理解北岛的诗歌,必须澄清北岛的“孤独情节”,追寻、还原北岛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在这背景笼罩下北岛所持有的哲学玄想。笔者认为“孤独意识”、“自由精神”、“人本主义”是构建北岛哲学玄思的三大支柱,这三者融会贯通,遥相呼应共同支撑起北岛所有时期的创作。其中“孤独”是诗人无奈的选择,是追求“自由”和“人本”的代价。而“人本”和“自由”的确立必将逐步驱赶诗人的“孤独”,这不仅仅是构想。 北岛在诗歌创作上,有着自觉的创新意识,在北岛的创作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鲁迅、拜伦、艾略特、波特莱尔等中外大师的身影,但同大师相比,北岛还是稍嫌稚嫩的。北岛被称为“意象诗人”,他的诗里意象驳杂、生僻,意象之间具有跳跃性,表现出残缺、凝练、冷硬的美学特征。但少量诗作意象之间跳跃的幅度过大,这无疑影响了北岛诗歌的整体意蕴,损伤了其诗歌和谐的美学内涵。诗人还极力追求诗的“建筑美“,大量运用反复、排比手法,再加上诗语凝练,使北岛的诗在诗体上显示出独特的建筑美,整饬而不单调,错落而不杂乱。 “北方的孤岛”讲述了北岛以及北岛诗歌的生存状态,亦是北岛、北岛的诗、整个诗歌界甚至是人类及人性悲剧的总体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