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跨木结构建筑设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社会,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的逐渐匮乏,严峻的现实状况使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于是,人们开始在建造活动中有意识地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木材便是一种具有良好生态性能的可再生材料,它的广泛使用有助于减少在建造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近年来,由于材料加工技术和结构技术的进步,木材在北美和日本等国家已经被用于建造大跨结构。这些现代大跨木结构不仅结构安全可靠,而且空间形态新颖,体现着技术与人文并重的时代特征。在我国,虽然有着辉煌灿烂的古代大跨木结构建构文化和令世人赞叹的建筑实践,但到近代,随着钢材、混凝土等新兴材料在大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木结构在国内日渐式微。近年来,国外大跨木结构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跨建筑设计创新提供了契机。因此,在当代文化与技术背景下,研究现代大跨木结构这种建筑类型的建筑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现代大跨木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结构类型的建筑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态及相关设计方法。 本文首先探讨了大跨木结构的历史发展沿革,分析了古代大跨木结构的建筑表现特点及结构技术成就;同时,对现代大跨木结构的优势和不足作了概括和分析。其次,本文以现代结构体系的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对现代大跨木结构的主要结构类型和受力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三,本文对现代大跨木结构所涉及的材料、节点构造和施工建造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第四,本文结合案例,以技术美学观为指导,对现代大跨木结构的建筑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笔者从结构表现、节点表现和材料表现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在结构表现方面,本文阐述了现代大跨木结构的空间形态与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结构体系的建造逻辑表现和造型表现手法;在节点表现方面,本文分析了节点的构造逻辑表现和造型表现;在材料表现方面,本文主要从木材的材料特性在建筑中的表达和多种材质的组合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另外,本文还从人文视角,分析了现代大跨木结构对地域文化的表达。最后,本文展望了现代大跨木结构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城市郊区农村,研究的区域置于经济发达,城市密集的苏南地区。在这样的城市密集区域,城郊农村除了自身的发展外,往往还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互动关系。在改
昆明山地居住区的健康发展对塑造昆明城市特色与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昆明市区的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探讨其理论和设计方法,对丰富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具
现代生土具有高生态性价比与较高的地域适应性,已受到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此国际趋势下,鉴于近几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展了大量的现代夯土
我国人口结构的迅速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念的转变,使得老年房地产项目的需求日益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市场竞争中注意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当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以美国经济模式为起源的全球性社会文化。在这一场以“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演进中,随着电影、电视、多媒体、网络等电子大众传媒的革新和普及,以“语
“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国情下,由于城市发展引发的一种特殊现象,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近些年来国内众多的城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有着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给城市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然而在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对传统
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大学城应运而生,在风起云涌的大学城建设高潮暂告一段落后,当我们还在品味着大学城所带来的种种惊喜时,也渐渐感觉到了大学城里的某些不和谐隐患。改革
本文就近来在市场上热销的单身公寓展开讨论。对于青年人来说,这种居住形式是一种过渡的生活状态下必然产生的形式,但却不是一种过渡的产品。青年白领阶层是我国城市建设的生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大空间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大空间建筑的建设日新月异,随着实践的深入,大空间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势必需要更多的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