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社会,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的逐渐匮乏,严峻的现实状况使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于是,人们开始在建造活动中有意识地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木材便是一种具有良好生态性能的可再生材料,它的广泛使用有助于减少在建造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近年来,由于材料加工技术和结构技术的进步,木材在北美和日本等国家已经被用于建造大跨结构。这些现代大跨木结构不仅结构安全可靠,而且空间形态新颖,体现着技术与人文并重的时代特征。在我国,虽然有着辉煌灿烂的古代大跨木结构建构文化和令世人赞叹的建筑实践,但到近代,随着钢材、混凝土等新兴材料在大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木结构在国内日渐式微。近年来,国外大跨木结构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跨建筑设计创新提供了契机。因此,在当代文化与技术背景下,研究现代大跨木结构这种建筑类型的建筑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现代大跨木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结构类型的建筑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态及相关设计方法。
本文首先探讨了大跨木结构的历史发展沿革,分析了古代大跨木结构的建筑表现特点及结构技术成就;同时,对现代大跨木结构的优势和不足作了概括和分析。其次,本文以现代结构体系的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对现代大跨木结构的主要结构类型和受力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三,本文对现代大跨木结构所涉及的材料、节点构造和施工建造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第四,本文结合案例,以技术美学观为指导,对现代大跨木结构的建筑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笔者从结构表现、节点表现和材料表现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在结构表现方面,本文阐述了现代大跨木结构的空间形态与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结构体系的建造逻辑表现和造型表现手法;在节点表现方面,本文分析了节点的构造逻辑表现和造型表现;在材料表现方面,本文主要从木材的材料特性在建筑中的表达和多种材质的组合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另外,本文还从人文视角,分析了现代大跨木结构对地域文化的表达。最后,本文展望了现代大跨木结构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