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i+NP”结构属于非常规的语言现象,但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看法,但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构式语法作为一种国外引进的新兴语法研究理论,已经被国内诸多语言学家用来研究汉语语法,解释了很多以前不能解释的语法现象,能开拓研究思路。本文将以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为主要理论指导,结合相关语法理论,对“Vi+NP”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汉语实例对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进行了介绍,其中主要介绍了构式与动词互动以及构式与构式之间的互动情况、构式压制等相关概念。本文的理论框架除了构式语法,还有认知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特别是非范畴化理论对“Vi+NP”构式的相关问题分析具有很大的解释力。本文对“Vi+NP”构式分析是以对动词的“及物性”的分析为切入点,解释了动词的及物性是一个由强到弱的渐变系统,及物性是动词的本质,任何动词都可以用及物性分析,只是及物性的强弱程度存在差异,由此确定了“Vi+NP”中“Vi”在动词家族中的语法定位。此外句子层面也存在“及物性”,我们可以用“及物构式”来描述,并分析出“及物构式”的等级模式。根据及物性的分析思路,我们对宾语的“受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宾语的受动性”与“宾语的语义类型”、“动词的及物性”、“构式的及物性”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宾语的“受动性”等级是动词和构式“及物性”的表征,“Vi+NP”中“NP”的语义类型多样,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宾语的语义类型来分析宾语的受动性,由此感知动词以及构式的及物性。为了解释“Vi+NP”构式继承的理据,本文根据句法结构差异归纳出4类“Vi+NP”构式,4类构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些相关性可以通过共同的相关构式来连接,一般来说,构式之间的相关构式越多,构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Vi+NP”构式化是通过多重继承实现的,不断获得上位构式的语法特征,从而不断非范畴化,使得“Vi”既具备不及物构式原型特征又具备及物构式原型特征。此外本文对“Vi+NP”构式化发生的句法变化、语义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分析了构式继承的理据以及“Vi+NP”构式生成的动因来解释这些变化。我们借用Goldberg提出的“论元认知的凸显”原则分析“Vi+NP”构式,为其构式化提供了认知的可能性。另外我们发现构式继承与非范畴化之间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一个新构式生成一般要经历“构式继承”这个过程才能在句法上表现为“非范畴化”的句法特征。“Vi+NP”正是通构式继承,获得及物构式和不及物构式的部分范畴,最后在句法上表现出非范畴化的语法特征。此外构式压制为“Vi+NP”构式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机制,一方面表现为“构式整体供元”,另一方面表现为“构式延伸义”的存在,架起了与动词的基本义沟通的桥梁,使得本来及物性极弱的动词能够进入及物构式。最后补充了“Vi+NP”构式生成的语用因素,语言的经济性为“Vi+NP”构式演变提供了可能性,但“Vi+NP”作为一个非常规构式还受到了语言规约性的限制。综上所述,本文以构式语法和相关认知语法理论为理论框架,对“Vi+NP”构式中“Vi”的及物性和“NP”的受动性、构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构式继承与非范畴化的关系,最后对“Vi+NP”构式的生成动因进行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