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善基层科级领导的选拔任用,健全科级干部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是我国转型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极为重视干部绩效评价,健全、科学可行的干部绩效评价对于引导科级干部的绩效目标,激励科级干部的绩效发展,保持干部最佳的工作状态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干部框架和结构是呈金字塔状,层级越高的领导干部,工作重心越倾向于决策,层级越低的干部,工作的重心越倾向于具体工作开展,科级干部在我国领导干部体系中人数众多,是金字塔中的基石,是我国干部体系中的后备力量,是我国干部发展的“生力军”,科级干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负责的是“中转站”的工作,一方面,“上令下达”,是政策最后落实到基层的最终实践者;另一方面,“下情上报”,在政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科级干部又承担着组织者的工作和负有领导责任,对于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由此可以看出,科级干部作用的有效发挥,直接影响着我国政策的正常运转,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通过文献查阅发现,目前对于干部绩效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县处级干部以上的研究,对于县(市、区)科级干部的绩效评价研究非常缺乏,而县(市、区)科级领导干部在我国干部体系中确有其独特作用,因而对于县(市、区)干部绩效评价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基础概念厘定入手,运用绩效管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等理论,以科级干部绩效评价发展历程回顾为基础,以县(市、区)科级干部绩效的现状及成因为依据,探索县(市、区)科级干部绩效评价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通过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方法、评价结果及其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对县(市、区)科级干部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