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判断的内隐认知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mm87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分层是社会现实的一个基本特征,它能够以强化分层的方式塑造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人们不仅将自己的社会地位划分为高或低,还会整体地看待这种分层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这种整体性加工既表现为内在的认知结构的表征(关系图式),也表现为对外在的感知觉经验的依赖(隐喻与具身认知)。同时,由于认知效能等的影响,这种知觉常常发生在无意识层面。伴随社会认知领域社会结构及其相关研究的深入,尤其是社会知觉、权力理论与阶层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研究者逐渐关注到宏观社会结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微观体验(对社会结构的知觉与判断)对个体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的视角,本研究考察社会结构判断对其随后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实验给被试呈现一种表达层级或者平等的社会结构的刺激(词汇或图片),然后考察他们在随后的判断、动机和情绪反应任务上的表现。研究一通过加工分离范式考察社会结构判断的自动化加工,假设知觉到社会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会影响对社会结构能力和热情两个方面的判断。实验结果发现,在对平等结构判断时,无意识加工的贡献率要高于意识加工的贡献率,尤其体现在热情维度上,热情维度的自动化程度高于能力维度;在对层级结构判断时,无意识加工的贡献率也高于意识加工的贡献率,并主要体现在能力维度上,但是能力维度与热情维度的自动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研究二通过启动范式(词汇搜索任务)考察社会结构判断的影响,假设知觉到社会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实验结果发现,在以行为者内在动机为主导的任务中,被试在平等结构启动条件下比在层级结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更大的趋近动机;而在以行为者外在动机为主导的任务中,被试在平等结构启动条件下比在层级结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更大的回避动机。研究三采用评价启动任务进一步考察社会结构判断的影响,假设知觉到社会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判断。实验结果发现,在层级结构启动条件下,在对消极刺激的知觉判断中表现出更大的情绪强度,而在平等结构启动条件下,在对积极、消极情绪刺激的知觉判断中均表现出较大的情绪强度。研究证实了社会结构判断的自动化加工,以及这种加工对心理的影响。首先,对平等结构的内隐认知主要体现在热情维度,而对层级结构的内隐认知主要体现在能力维度;其次,社会结构判断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与情绪。
其他文献
本文以《马达加斯加的企鹅》《驯龙骑士》《神偷奶爸2》《冰雪奇缘》《乐高大电影》《起风了》《怪兽大学》为例,从场景与道具设计、动作设计、音乐与音效设计等角度研究世界
目的:探讨ALDH1A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1,ALDH1A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而全新的论断,反映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