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已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及核心。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问题对于引导金融行业的健康合理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1998-2016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了面板门限模型,科学合理的确定分界点,避免了人为确定的主观性可能带来的误差,探究了不同通货膨胀率水平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首先,采用了面板的Granger检验的方法,检验了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金融发展指数来度量各省金融发展水平。之后选择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了在不同通货膨胀水平下,两者的相关关系。此外,比较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性,对全面了解各地区发展状况,实现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在不同通胀水平下,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当通货膨胀率过低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抑制作用,当通胀率处于适中水平时,金融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同时,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东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回归系数高于全国水平,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系数接近于全国水平,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系数略低于全国水平。此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我国要维持适度温和的通货膨胀水平;根据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特点,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战略;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人力资本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