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经临床长期使用并有良好疗效的天麻健脑饮对痰湿中阻型后循环缺血眩晕症状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定天麻健脑饮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痰湿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的患者,按入院顺序以随机数字表对患者进行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共8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及基础疾病治疗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mg tid;治疗组加予天麻健脑饮,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观察为期14天。治疗前后分别行肝肾功能、血脂、TCD检查,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眩晕障碍筛查表(DHI-S),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DARS)、中医症候积分表、mRS评分(评分均由两名医师共同完成)。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成果:经14天治疗后,统计数据可知,天麻健脑饮能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眩晕症状,起到改善脑血流供应的作用。1.中医症候评分方面,与治疗前评分相比,两组在治疗后评分均有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指数按评定标准,治疗组痊愈2人,显现24人,有效8人,无效6人;对照组痊愈1人,显效7人,有效17人,无效15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经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天麻健脑饮在症候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2.经颅多普勒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快、搏动指数降低,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大脑血供。经检验,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改善程度更好,天麻健脑饮能更好的改善大脑血流供应。3.DHI-S、DARS及mRS评分方面,两组经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天麻健脑饮能更好的改善眩晕的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血脂方面,治疗前后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复查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两种药物均安全可行。结论:后循环缺血因症状体征的复杂性,其诊断及治疗均存在一定难度,治疗上也以参考前循环为主,而后循环缺血缺乏充足的证据及治疗指南。目前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后循环缺血的重要性,但针对性研究仍较少,也是未来为之努力的方向。本研究通过对天麻健脑饮与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进行比较,认为天麻健脑饮能更好的改善眩晕症状、血流供应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辨证论治为原则,对于治疗眩晕有着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