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煤灰作为一种活性掺和料,在混凝土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粉煤灰所具有的物理活性(形态效应、微集料效应)与化学活性(火山灰反应)对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性能有着不同影响,研究其物理与化学作用的大小对于更加合理地利用粉煤灰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对纯水泥体系、分别掺入粉煤灰以及惰性掺和料(石英粉)的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在不同水胶比、不同掺量以及不同养护温度下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够对比研究粉煤灰的物理活性及化学活性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对比试验研究。主要试验内容为测定各体系的胶砂强度、浆体抗压强度、化学结合水量等,并辅以X-射线衍射(XRD)、压汞测孔(MIP)及扫描电镜(SEM)等微观分析手段。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发现,粉煤灰的掺入,使得其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水化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等与掺加惰性掺和料时相比,均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水化后期,表现在该复合胶凝材料具有强度发展潜力、水泥水化程度得以提高,以及微观结构致密,孔隙分布有所改善。这是由于粉煤灰在后期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活性所致。并且,这些优势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更加明显。养护温度对于粉煤灰化学活性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粉煤灰化学活性的发挥程度,也提前了其化学活性作用开始的时间。在高温养护下的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强度在水化早期即获得大幅度增长,水化程度也有所提高,且浆体结构显著优于掺入惰性掺和料的浆体。因此,在高温条件下,粉煤灰的化学活性对于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这也说明粉煤灰化学活性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水胶比的变化对于粉煤灰化学活性的影响不大。不过,通过对水胶比的调整,可以使掺入粉煤灰的复合胶凝材料强度与纯水泥相当,即使在粉煤灰达到50%掺量时。
其他文献
国家治理的构建能够拓展和升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取向、形态及方式。基于此,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统一、全员教育主体参与原
阐述了镁合金在汽车方面应用的优点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外高强韧性镁合金、耐热性镁合金和耐腐蚀性镁合金在汽车方面应用的现状,总结了基础合金元素(Al、Zn、Mn、Zr等)及微
通过单因素试验,将马铃薯改性淀粉含量设定为五个梯度,研究了马铃薯改性淀粉作为添加剂对消失模涂料工艺性能的影响。严格按照消失模涂料的配置工艺,测试了悬浮性、触变性、
随着加入WTO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从供给方面来看,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涌入,国内银行不得不推出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以此增强竞争实力;从需求方
近年来,关于高性能镁合金铸造技术的探索日益加深,在镁合金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从国内外高性能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入手,介绍了几种高性能镁合金的铸造技术,以及各种
古城墙是中国历史城市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城市文脉延续的重要依据。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保护古城墙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同时,城墙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
通过Deform软件对SiCP/AZ61复合材料半固态触变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和工作载荷规律,并且与常规态材料成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iCP/AZ6
选用CO2激光器进行GCr15钢轴承滚道表面激光淬火处理试验,内圈硬化层深度可达到0.5 mm,外圈可达到0.45 mm。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分析等现代测试技术对改性层的相组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传统溶剂法从番茄籽中萃取脂肪油,经过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出亚油酸等5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98.5%.同时对油的其它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对测定结果
在CETR UMT-2型试验机上考察了45钢、27SiMn钢磷化-皂化处理表面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45钢、27SiMn钢经磷化-皂化处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