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贫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居住在农村。这些贫困农民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导致农村贫困的多种脆弱性因素,有助于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贫困的发生和发展。这对减少农村贫困,促进和谐社会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2003-2005年26个省级行政区的脆弱性指标和农村贫困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利用不变系数固定效果模型对各省的脆弱性指标和农村贫困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体性研究,并使用地区虚拟变量研究了脆弱性对农村贫困率的影响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差异性。主要结论有:(1)农村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额每增加1000元,农村贫困率将下降3.12%;(2)受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例每增加1%,农村贫困率将上升0.19%;(3)农村成年劳动力的文盲半文盲比例对贫困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地区的虚拟变量也均不显著。其次,通过因子分析对不同种类的脆弱性指标进行了分类,进一步计算得出各省的脆弱性因子得分并对各省进行脆弱性排序。两个主因子可分别命名为自然和人力资本因子,农业生产条件因子。脆弱性的因子得分排序表明:脆弱性较高的大多数省份位于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东部和中部省份之间的脆弱性差异较大,个别省份脆弱性较高。第三,根据各省在两个脆弱性主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值建立2维直角坐标系,讨论了两种脆弱性组合的地区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和中西部自然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两种脆弱性都较低,引发农村贫困的因素较弱;另外一些东部和中西部自然、经济条件较好的省份,脆弱性中等,引发农村贫困的因素也中等;西南、西北和少数中部省份,两种脆弱性都较高,引发农村贫困的因素较强。第四,根据各省的脆弱性因子得分和农村贫困率建立2维直角坐标系,讨论了脆弱性因子得分和农村贫困率组合情况的地区差异。结果显示:脆弱性较低、贫困率较高的省份一般位于中西部自然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脆弱性较低、贫困率也较低的省份一般位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条件都较好的东北和东部地区;脆弱性较高、贫困率较低的省份一般是自然经济条件较差的西南、中部地区省份和个别东部省份;脆弱性较高、贫困率也较高省份基本属于西部自然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个别中部省份也在此列。最后,提出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从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户自身抗风险能力三方面降低农户脆弱性;加大对脆弱性总得分较高的西部地区和东部、中部个别省份的投入,努力缩小地区差距;根据各省的两种脆弱性组合的差异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根据各省的脆弱性和贫困率组合的差异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