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得到重视,慢性肾脏病的最终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其损伤因素的理性认识和有效控制是保护肾功能的关键。高尿酸血症(Hyperuricmia,HUA)对肾脏损伤机制越来越明确,逐渐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影响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医中药在延缓肾功能进展方面贡献突出,大量临床病例证实中医中药有延缓进入终末期肾病的积极作用。研究目的:本课题对CKD组和CKD+HUA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型的影响,以及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湿热部位分布特点,进一步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实验室指标与其湿热证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制定统一的观察表,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入选符合纳入标准的CKD组与CKD+HUA组患者各200例。对证候分布、湿热部位分布以及湿热相关症状等计数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两组患者证候之间差异性采用χ2检验;CKD+HUA组的Scr、UA、BUN、ALB、TP、GFR等肾脏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与湿热证之间的相关性利用logic二元回归分析。以探讨高尿酸血症对慢性肾脏病证候的影响,以及肾脏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与湿热证的相关性。并总结导师李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证经验。结果:本研究课题CKD组纳入患者200例,其中34例符合剔除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的为166例,男性104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62.1岁;CKD+HUA组纳入患者200例,其中13例符合剔除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的为187例,男性119例,女性68例,平均年龄58.65岁。1 CKD组患者166例,其本虚病机以气虚(38%)、气虚涉阳(34.3%)为第一位,气阴两虚(24.1%)其次,标实病机以血瘀(67.4%)、湿热(63.3%)为第一位,其次为热毒(57.8%)、气滞(22.9%)等。CKD+HUA组患者187例,其本虚病机以气阴两虚(39%)、气虚(28.3%)为第一位,其次为气虚涉阳(25.7%)、阴阳两虚(12.3%),标实病机分别以血瘀(64.2%)、湿热(78.5%)为第一位,其次是热毒(58.3%)、气滞(23.5%)、水湿(23.3%)等证。并对CKD组和CKD+HUA组的证候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虚的气阴两虚证P<0.05,标实的湿热证P<0.05,其余证候统计分析结果为P>0.05。2 CKD+HUA组的187例患者中147例有湿热证,其中男性96例,女性51例,大肠湿热(59.3%)、脾胃湿热(29.6%)、肝胆湿热(48.27%)、膀胱湿热(4.1%)。湿热部位以肝胆、脾胃、大肠最常见,膀胱少见。3CKD+HUA组患者利用GFR进行分期,对每一期湿热部位分布进行统计,结果显示:CKD1-2期湿热部位以肝胆湿热(49%、32%)为第一位,CKD3-5期湿热部位以大肠湿热(32.7%、53.2%、52.1%)、脾胃湿热(13.9%、13.7%、38.5%)为第一位。4 CKD+HUA组患者中脾胃湿热相关症状以纳呆腹胀(25.7%)为主,肝胆湿热相关症状以口干口苦(45.6%)为主,大肠湿热相关症状以大便黏腻、不爽、排便不净(55.1%)为主。5CKD+HUA组患者的Scr、UA、24hUPr、ALB、TP等肾脏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与湿热证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与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湿热证相关,且相对危险度>1。结论:1 HUA对CKD中医证候分布存在影响,主要是对本虚中的气阴两虚证以及标实中的湿热证产生影响。CKD+HUA组患者本虚证中的气阴两虚证分布明显高于CKD组,标实证中的湿热证分布明显高于CKD组。2 CKD+HUA组湿热部位分布以大场湿热、脾胃湿热、肝胆湿热为主。3 CKD+HUA组患者肝胆湿热在CKD1-2期较常见,大肠湿热、脾胃湿热在CKD3-5期较常见。4 CKD+HUA组患者湿热相关症状主要是大便黏腻不爽、排便不净、纳呆腹胀、口干口苦。5高尿酸血症与CKD+HUA组的湿热证存在相关性,HUA可为临床判定CKD患者有无湿热证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