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SNA2008的推进,知识产权产品的测算越来越受到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专利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不再被单独列出,但将之并入新的资产类别——R&D资产中的修订为专利资产的核算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基于SNA2008推进这一背景,拟从R&D视角入手,参考发达经济体相关测算的经验和做法,同时结合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际情况,探讨基于SNA2008背景下的专利资产测算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并最终确定了R&D视角下专利资产测算的范围、方法及路径,且利用现有数据对工业部门专利资产进行了试算及结果分析,以期为SNA2008的推进和专利资产测算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作为研究起点,介绍专利资产测算问题的研究背景,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述评,为下文研究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对整个研究涉及到的专利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特别针对SNA核算体系下的专利及R&D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作了详细说明。第三章是与专利资产测算相关的口径及分类标准问题探讨。为了实现SNA2008背景下的专利资产测算,专利的分类标准需要统一。同样地,R&D活动作为本文的研究视角,它的数据获取一直是以FM手册为指导,在新的核算背景下,R&D数据的口径自然需要调整,相应的分类标准也需要以SNA2008中的推荐为标准进行转换。因此,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即为专利分类、R&D活动机构部门分类及其他相关分类的对照或转换,以及R&D支出数据口径的调整。第四章是专利资产测算的可行性探讨。具体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从专利的定义、分类、经济利益原则等角度探讨了专利资产的测算范围;其次针对确定的测算范围探讨专利资产的具体估价方法,并最终确定主要利用成本法来测算资产价值,而R&D则被视为专利产生的成本;第三从数据获得及部门合作的角度考虑可行的测算路径,并分析各个路径的优点与不足,同时给出各路径下的数据来源;第四为了保证测算的准确性,探讨并确定了一系列的辅助信息取得方法,主要包括对科技统计调查内容的修订、技术市场有关专利的统计信息等。第五章基于上述理论,以我国工业部门为例对专利资产进行试算,并对结果做了简单分析。本章首先基于数据口径的一致性和试算结果的可靠性原则,选取2007-2011年全国工业各大类行业专利授权数及其对应的R&D支出数据以备试算使用。其次从授权专利类型、专利所属行业等维度出发,对不同维度下的各类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完成了数据的预处理。最后依据上述章节理论,进行了专利资产测算,并分别从总体发展态势、结构特点角度对专利资产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结合工业增加值指标对专利资产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第六章总结全文所做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结论,并对未来的专利资产测算研究进行展望。本文的创新与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切入点新颖。自SNA2008推出后,首次针对R&D支出资本化这一修订,将专利视为R&D资产的一部分进行测算。二是系统整理了与专利资产测算相关的各分类标准对照表,为测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文中详细讨论了SNA2008与FM中有关R&D统计口径及分类标准的区别,并基于SNA2008对经由FM指导而获得的R&D数据口径及机构部门、活动分类进行调整与转换。三是为R&D资产的测算与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所做的工作不仅实现了专利资产的测算,同时还基于SNA2008对R&D支出口径及分类进行了详细讨论与分析,为R&D支出资本化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借鉴与参考。因此,从现有研究阶段看,本文所做的工作为SNA2008的推进,特别是R&D支出资本化的实现及专利与知识产权产品中R&D资产的统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