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优化流域水资源系统结构和功能为着眼点,针对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控,建立适合漓江流域特点的水资源系统调控模式,确保流域水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课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下达应用基础性研究课题,同时又得到了国家“十五”城市水环境改善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的资助。 本课题紧紧围绕水资源的两个主要特征——水质和水量,从时空尺度上展开研究。在水量方面,分析了漓江流域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利用特点,指出了流域降雨时空分布与水资源时空需求之间矛盾。在水质方面,分析了漓江流域水环境特征和水环境容量分布利用特点,指出了流域水环境容量的时空分布与需求不相协调的矛盾。 在总结国内外生态需水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水资源丰富地区景观河流的景观与生态的保持,提出了景观生态需水量的概念与计算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需求,采用权重-属性决策法确定了漓江景观生态需水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漓江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关系分析。 在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时变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漓江水质数学模型,对未来水量变化条件下的漓江水质进行了模拟,并对漓江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确定了漓江污染负荷的理论削减量;提出了对于山区雨源型河流应按未来水量条件确定水环境容量的设计流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山区雨源型河流水环境容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对漓江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指出了漓江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控水资源系统,实现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思路,即节水优先,科学调水,保护生态,防治污染,加强管理,初步研究了增强水资源持续利用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采用组件式软件技术开发了具有开放性结构的新型GIS平台—DynaMap,使漓江水资源的图形信息与属性信息能够关联起来,实现地图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使水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实时更新专业数学模型、实时处理监测数据,达到动态管理流域水资源目的。 论文的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在水资源时空尺度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流景观生态需水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采取权重-属性决策法确定最适景观生态需水量;提出了漓江流域水资源调控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建立了工程技术与管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理措施相结合的漓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改革相结合调控措施。关键词:流域,漓江,水资源,水环境,景观生态需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