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胶囊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we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与微血管病变有关,患者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继而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理论认为DN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脾不升清、肾不藏精、淤血阻滞、浊毒内停有关。西医相关研究指出,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及机体微炎状态是引起早期DN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脂、血液粘稠度增加、微炎症因子等均可归为淤血、湿浊范畴。黄葵胶囊是由黄蜀葵花提炼而成的,具有抗炎、改善血液黏稠度及纠正血脂代谢紊乱的功效。为此,本文将研究黄葵胶囊对DN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旨在为DN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微炎症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分析黄葵胶囊治疗DN的作用机制,从而有效控制DN患者病情,延缓肾功能衰竭,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参照1997年Mogensen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及分期标准以及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选取84例Ⅲ-Ⅳ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饮食管理,同时给予患者降糖、降压、降脂治疗。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患者空腹血糖水平(<7.0mol/L)及餐后血糖水平(<11.1mmol/L),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治疗,5粒/次,3次/日,于饭后半小时口服,持续服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肾功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微炎症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FPG(空腹血糖)、2hPBG(餐后2h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B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及LDL-C(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 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氮(BUN)、血肌酐(血Scr)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血Sc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尿红细胞(尿RBC)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尿红细胞(尿RB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2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治疗前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b)、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b)、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治疗前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精力等方面生存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观察组有1例出现头晕,有3例出现恶心,有1例食欲不振,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不良反应率为14.71%,对照组2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恶心,1例食欲减退,不良反应率为11.7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985,P=0.326)。结论黄葵胶囊可以减少尿蛋白,改善血脂水平,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