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紫外/驱蚊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d520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驱蚊功能的天然植物精油,由于其绿色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精油由于其高挥发性,在纺织品的整理过程中受到限制,利用微胶囊技术来控制精油在纺织品上的释放,可以提高精油在织物上的耐久性能。夏季蚊子的猖獗和紫外辐射的增强对夏用服装提出了驱蚊和抗紫外的要求。鉴于此,我们选取生物基驱蚊材料香茅油作为芯材,并同时引入紫外吸收材料,研究了抗紫外驱蚊双功能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首先研究了抗紫外/驱蚊聚脲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通过包覆紫外吸收剂和香茅油,赋予微胶囊抗紫外和驱蚊双功能,并以响应曲面法通过优化工艺制备了具有高包覆效率的双功能微胶囊。其次通过在香精微胶囊中引入紫外吸收剂金红石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了抗紫外/驱蚊微胶囊。抗紫外功能的加入,增加了驱蚊微胶囊的应用价值。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以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抗紫外/驱蚊聚脲微胶囊。首先研究了微胶囊合成过程中乳化剂浓度、芯壁比和紫外吸收剂含量对微胶囊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乳化剂浓度、芯壁比和紫外吸收剂的含量。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以包覆效率为响应面,固化温度,均质速度,均质时间,芯壁比为变量设计实验,从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再以此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微胶囊,采用涂层整理工艺,将微胶囊整理到棉织物表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粒度仪(LPSA)结果表明,当乳化剂浓度为1.5%时,微胶囊的形貌成规整球形且分散均匀,粒径分布比较窄,平均粒径在6μm左右。芯壁比达到6∶1时,微胶囊依旧能成规整的球形,而当芯壁比达到8∶1时,微胶囊发生破损。当紫外吸收剂含量为0%、2.5%、5%、7.5%和10%(相对于芯材质量)时,微胶囊的形貌和粒径都不发生变化。根据响应曲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固化温度为55℃、芯壁比为4∶1、均质时间和均质速率分别为4min和7200rpm时,微胶囊的包覆效率高达93.4%。漫反射光谱(UVRS)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改变紫外吸收剂的含量,发现微胶囊随着紫外吸收剂含量的增加,其紫外吸收性能也逐渐增加。选择紫外吸收剂的含量为7.5%,涂层后的织物表现出抗紫外/驱蚊双功能,微胶囊的用量为30%时,150℃焙烘4min,经15次水洗后织物上的精油保留量高,具有良好的蚊虫驱避效果,并且UPF仍能达到40+。
  (2)以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抗紫外/驱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胶囊,首先对无机紫外吸收剂二氧化钛改性后,并对改性后二氧化钛的表面化学结构进行分析。随后又探究了二氧化钛在反应过程中的添加量对微胶囊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并分析了制备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二氧化钛掺入后,对微胶囊的粒径和形貌影响比较小。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明二氧化钛被成功改性,X射线能谱仪成分分析(EDS)和紫外漫反射光(UVRS)表明微胶囊壁材中成功掺入二氧化钛,同时随着二氧化钛掺入量的增加,微胶囊的紫外吸收能力也随之增加。扫描电子显微(SEM)结果表明,芯壁比对微胶囊的形貌和包覆效率有很大的影响,芯壁比为1∶1时,微胶囊呈规整分散均匀的球形。复合功能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和缓释性能。在涂层整理到织物上后,经过15次水洗,织物依旧展现出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和驱蚊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纳米结构领域的发展,具有低尺寸、高比表面积的独特几何结构如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纤维等,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备受瞩目。为了将各种纳米尺寸材料如碳纳米管、硅纳米线、无机半导体纳米颗粒、金属和磁性纳米颗粒等充分利用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对传感器件、储能、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方面的应用,纳米增强复合材料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作为纳米材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单根碳纳米管是公认
学位
具有可见光与红外双重伪装的涂层复合面料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当前对于实现可见光与红外双重伪装的涂层面料研究报道较少,主要途径是采用铝粉填料与颜料混合进行涂层整理,一方面,由于此种方法导致涂层表面光泽度过高,涂层发射率显著升高,且颜色单一,不利于可见光伪装;另一方面,通过对铝粉进行改性后涂层的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实际生产应用。  本文以300D涤纶牛津布面料为基础,设计
学位
吸湿快干服装有利于人体快速吸湿排汗,提高穿着舒适性。传统吸湿快干面料主要是通过对织物进行单面亲疏水整理,控制整理液在织物组织中的深度获得单向导湿,实现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该方法需使用大量化学整理液不利于环保。静电纺丝的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其成膜的孔隙率高,将其应用于吸湿快干面料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涤纶面料具有很高的疏水性能,采用亲水性纳米纤维膜对其进行单面复合整理,可以改善涤纶织物的亲水
学位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正在成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一大挑战。其中,印染废水因其成分复杂,且各组分之间变化无常,治理十分困难。针对废水治理难题,一些新的技术正在被广泛研究及使用,如光催化技术、芬顿氧化技术。然而,光催化技术依旧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如:光生载流子易于复合、对太阳光中可见光部分利用不足、易于团聚、使用后粉末回收困难等。与此同时,芬顿技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在反应过程中Fe(Ⅲ)转化为F
学位
尿素在活性染料印花中作为吸湿剂,助溶剂,膨化剂,是印花色浆的重要组分之一。另外,尿素可与一些氢氧化物(如:NaOH)组合作为纤维素的良溶剂。但在分子水平上,尿素对纤维素的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的表征方法,开展了关于尿素溶液对纤维素作用机理的探索工作。  首先,我们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在不同温度下(20℃,40℃,60℃)原位监测水分子在
学位
由于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保护作用,个体防护用品已逐渐成为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军人穿戴的防弹衣及头盔、运动员的护膝及护腕、工人佩戴的头盔等,这些防护用品能有效减少或避免冲击对人体带来的伤害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传统的防护用品在防护性能及穿戴舒适性上仍存在许多缺陷,而通过与剪切增稠液(STF)结合得到的新型防护用品虽然极大地提高了防护性能及穿戴舒适性,但剪切增稠液易沉降和不便于运输
“固-液”相变材料在其相变过程中可以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能而温度保持相对稳定,广泛应用于热能存储与温度管理领域。但是“固-液”相变材料熔融后的泄露问题、固有的低热导率严重影响了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热交换速率。使用高热导材料制备多孔载体来固载相变材料可以在实现“固-液”相变材料固定化的同时提高材料整体的热导率,而提高多孔载体中导热粒子之间的热量传递有望进一步提高其热导增强效果。  氮化硼(BN)微米
相变材料微囊化可以实现相变材料的永久封装,既可以解决相变材料直接使用过程中易泄漏、挥发、稳定性差等问题,又可以提高相变材料的循环耐久性、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拓展相变材料的应用范围。目前,关于石油基烷烃类相变材料微囊化的研究已经有很多,而关于极性脂肪酸和脂肪醇类相变材料微囊化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十二酸和正十四醇(TDA)作为相变材料,具有无毒、可再生、纯度高、成本低、高焓值、相变点适宜等优点。此外,
学位
壳聚糖是一种含有很多羟基与氨基官能团的天然生物大分子,由于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易降解性、来源广泛、资源丰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虽然壳聚糖含有大量氨基,被离子化后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由于其较差的亲水性以及自身官能团的受限使其在吸附能力方面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很多研究采用有机酸、无机酸等对壳聚糖进行改性,使其具有特定的官能团而可以成为特定的功能性材料。本文采用柠檬酸为改性剂,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对壳聚糖进
涤/锦复合超细纤维是制备清洁用纺织品的常用材料。作为清洁用的纺织品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清洗不彻底等因素而增大细菌滋生及积累概率,特别是应用于办公桌和餐桌的桌面、护栏、地面等公共场所和医院的清洁抹布等纺织品,一旦纺织品滋生、沾染细菌便会成为疾病的传播载体。自由基接枝聚合的方法能将抗菌剂以化学键的方式结合到织物表面而赋予其长久的抗菌性能。卤胺类抗菌剂因其以卤素为杀菌元素而赋予织物高效的抗菌性能,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