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江右王门“归寂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罗洪先,针对王畿的良知现成说出了“世上那有现成良知”的著名论断,对王龙溪及泰州王门王艮等人所倡导的良知现成派之流弊有矫偏救弊的重大作用。
罗洪先以心学思想见称于世,其诗文亦具有一定的价值。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罗洪先的生平与交游情况,并论述其心学思想与文学观。罗洪先与唐宋派的主将王慎中、唐顺之交往密切,且对王、唐的学术思想乃至文学观念有一定的影响,其散文观和创作亦倾向于唐宋派。第二部分以文本为出发点,以散文理论为依据,评析罗洪先散文艺术。罗洪先的散文创作,内容丰赡,体裁多样,感情真挚。说理性散文立意高深,议论明晰流畅,文气浩然,得王阳明、陈白沙散文之恢宏气度。善用譬喻,形象生动,能将深邃之哲理以明白晓畅之言说出,令人折服;记传性散文文笔质朴雅洁,不失生动形象,且寄情甚真,尽胸臆流出,感人至深情真意浓,不失曲折生动,世态人情,笔下立见,寄慨遥深;游记性散文写景状物雄奇秀逸,冲灵玄远,颇有韵致。唐宋派的平易典重、文笔流畅婉转、求真本色、讲究章法的特点在罗洪先散文中都有鲜明的体现。罗洪先在散文方面,羽翼唐宋派,对“前七子”的复古思潮有一定地冲击。第三部分评析罗洪先诗歌艺术特色。重点赏析罗洪先的赠别诗、哀悼诗、怀古咏史诗以及山水田园诗,挖掘其诗歌艺术价值,并将其山水田园诗重点与陈献章山林诗进行比较分析。他的赠别诗得六朝赠别诗之神韵,寓情于景,景中含情,意境幽远,且带着浓郁的离别忧伤;哀悼诗真挚深情,悲恸哀怨,如泣如诉,具有很强的审美感染力。其怀古咏史诗或苍凉沉郁,悲慨深婉,或文采斐然,明快畅达,意蕴悠深;山水田园诗或含恬淡闲适之乐,或显空明静逸之美,或达物我浑融之境,有陶渊明、谢灵运诗之风致,具邵雍、陈白沙诗之神理,而少空洞说理、粗鄙俗俚之习气。在诗歌方面,力主真性情,多写性情诗且性气诗较少,其山水田园诗是陈献章山林诗的延续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