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公立医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广大人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国家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本研究,通过对公立综合医院补偿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医院的经济效率和整体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我国补偿政策变化变化对公立医院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探讨可行的医疗补偿渠道,强调医院加强内部经济管理,以提高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选取医院经济效率评价的指标,明确医院补偿政策变化的历史沿革。 (2)问卷调查法:选取广州省、贵州省、河南省和广西省4省9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就其公益性实现情况、财务收支及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 (3)知情人深度访谈:对医院的补偿方式、负债情况和公益性实现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调查地区医院院长、财务处负责人及卫生局行政人员。 (4)分析方法:文中数据及结果运用EXCEL和SPSS12.0录入整理与计算。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采用PEST分析法、DEA分析等方法。 研究结果: (1)所调查医院补偿状况分析结果。 不同补偿渠道对医院收支平衡的影响,医疗收支处于亏损状态,药品收入是医院盈利的主要途径,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普遍偏低,医院为了维持收支平衡和发展,需要开拓新的补偿渠道。 (2)所调查医院补偿效率结果。 医院多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医疗资金结构合理性差、负债高但基本处于合理状态、偿债能力强、病床使用充分但是医务人员负担过重,整体运营效果差,筹资渠道单一。 (3)DEA分析表明医院综合效率与财政投入的比例无明显相关关系。 (4)PEST分析表明要维持公立医院的竞争优势地位,需要一定的资金积累。当前公立医院在财政补偿绝对数增加,但是药品加成收入将被取消的状况下,医院需开辟新的补偿渠道。 对策建议: (1)改革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财政补助的投入和方向;保证对公立医院政策性亏损的补助;保证公立非营利医院的人员保险经费;增设“以奖代补”的补偿方式。 (2)建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制度,为医院控制成本,确定合理的财政补偿投入打好基础。 (3)建立多方联动机制,逐步破除以药养医制度。 (4)公立医院应注重经济效率和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