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中,急倾斜中厚矿体约占20%,随着采深的增大与复杂难采铁矿床的逐步投入开采,此类矿体中破碎难采矿体的比例逐渐增多。如何安全高效开采此类破碎难采矿体,对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三律(岩体冒落规律,散体流动规律与地压活动规律)适应性高效开采理论,系统地研究了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的进路诱导冒落法开采技术,为此类难采矿体开辟高效开采的新途径。首先、在分析矿岩可冒性的基础上,结合结拱实验研究了进路诱导冒落法的最小采幅宽度,分析建立了进路诱导冒落法开采的适用条件。其次、针对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的诱导冒落与冒落矿石的移动空间条件,提出了以沿脉回采进路为诱导与回收工程的采场结构,并给出了诱导冒落区与强制崩落区的划分方法,以及根据散体流动特性选择诱导工程结构参数的方法。第三、实验研究了沿脉回采进路的位置与回采指标的定量关系,给出了不同倾角的破碎中厚矿体沿脉回采进路合理位置的确定方法。第四、给出了限制上盘围岩冒落、处理大块、回收残矿与工作面安全防护的工艺技术,以及软破矿岩巷道的掘进与支护技术,以此确保进路诱导冒落法的顺利实施。将文中提出的进路诱导冒落法用于建龙双鸭山铁矿北区矿体,提出了切割巷+斜排炮孔拉槽、两端退采的进路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并选择在170m中段S3、S5采场进行了工业试验。由于试验采场上部存在大量残矿,其中S3采场内部还存在一个中小型空区。为此首先采取布置出矿横穿等措施对上部残矿进行回收,在此基础上,根据S3、S5试验采场条件,分析确定了采场结构参数,制定了进路诱导冒落法回采方案。并结合S3采场空区位置及矿体可冒性特点,提出崩落空区边部矿体诱导冒落的空区处理方案。试验过程跟踪观察发现,试验采场冒落块度良好,诱导区顶板冒透后,混岩率呈波动性上升,变化幅度与大块出露有关,上升速度与进路位置有关,进路位置不当或大块卡住出矿口,都严重增大混岩率。试验采场后期采用装药车装药,爆破效果显著提高。S3与S5试验都取得了良好的回采指标。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表明:进路诱导冒落法具有灵活、安全、经济等特点,可有效解决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的开采难题。该法有效利用了矿体破碎容易冒落的特点,减少了采切工程量,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新型采矿方法,适用于矿石破碎、低品位难采的急倾斜中厚矿体,可达到低成本、高效率回采矿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