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广田的散文创作非常丰富。按照学界的一般观点,李广田的散文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37年以前的散文为早期作品,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创作为中期作品,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作为后期作品。李广田各阶段的散文风格有较大变化,如题材的扩大及诸多文体实验等。这种变化不仅源于时代的变迁,亦是作者主动选择的结果。它呈现了李广田内部的挣扎与寻找思想出路的过程。作者在散文《绿》描绘了自己“独处高楼”的孤独状态,“高楼”是他精神困境的写照。他在封闭的楼中摸索,推开一扇“窗”,最后走出“高楼”。《绿》揭示了李广田散文创作的精神内核与线索:一个乡土出身的知识分子是缘何被困在“高楼”里,又是如何找到一扇窗,最后走出“高楼”,一步一步走向社会,将自己置于人海,融入人海,进而找到现实的出路。本文从李广田散文创作的整体出发,将不同阶段的散文特点与其心路历程相对照,分析其间的互动。由于李广田第三阶段的散文很少,其风格与中期相比变化不大。本文以李广田早中期的散文创作为研究重点,早期散文大多收于《画廊集》、《银狐集》和《雀蓑记》中,中期散文则以《圈外》、《回声》和《日边随笔》三部集子为代表。全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李广田其人,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作思路。第一章通过分析两篇有代表性的散文诗《绿》和《影子》,分析李广田的梦境书写。《绿》揭示李广田散文创作的心理变化:由“独处高楼”到“独倚窗畔”,最后走出高楼,直面社会。《影子》则显示了早期散文创作中李广田对“自我”灵魂的追寻。第二章通过对李广田个人精神气质、早期入狱经历和审美选择的分析,找寻李广田“独处高楼”状态的成因,并分析其在散文中的表现。除了抒发自我的思想困境的之外,李广田还刻画了许多与他类似的知识分子形象。第三章通过对“地之子”身份和乡土人物特点的分析,从“独倚窗畔”之所见揭示李广田对乡土的复杂情感:乡土既是李广田的精神之根,又是播种不幸命运的土壤。李广田追溯回忆中的乡土世界,希望能找到精神的慰藉。乡土人物的不幸命运让他认识到“平原上的诅咒”和自身救赎的无力。第四章主要研究抗战流亡期间李广田散文创作的思想变化,分析“圈外”人民的形象特征。当李广田走出“高楼”直面时代风雨后,他终于在民众之间找到了现实的出路——“人的改造”,不仅改造人的生活,还要改造精神。第五章则从文体角度探讨李广田的文体观,梳理其散文创作不同阶段的文体变化,不同文体的选择是由李广田在不同阶段的文学功利观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