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远震体波的中等强度地震震源参数反演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80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与大地震相比,中强地震虽然释放能量较小,但其发震频率更高,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域也能够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地震减灾和地学研究,需要例行测定地震发震时间、位置和强度等主要参数,形成地震目录。其中,震源机制解目录为地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本文中,我们首先介绍了中强地震震源参数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震源参数反演方法;其次介绍了常用的震源机制解目录(Global CMT目录和W-phase目录)及其震源参数反演方法,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中等强度地震震源参数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发展并被广泛使用的地震震源参数反演方法CAP(Cut and Paste)方法以及基于CAP方法发展的一系列其他方法,例如远震体波CAP反演方法(CAPtele)、近震和远震联合CAP反演方法(CAPjoint)等;最后,探究使用CAPtele方法建立全球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目录的可行性。  CAPtele方法使用远震波形数据进行反演,随着全球地震台网的建设和发展,为采用CAPtele方法进行全球中强地震例行反演提供了数据基础,我们使用该方法对2005年至2014年全球中强地震进行了震源参数例行反演,并与Global CMT目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CAPtele方法在中强地震震源参数例行反演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其构建全球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目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日珥是太阳大气中的重要特征物,其形成与演化一直是太阳物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日珥的形态各异,其拓扑形状与日珥磁场位形及其形成机制有密切关系。日珥通常是由精细的细丝状等离
利用远震波形的走时数据研究地壳上地幔的结构,已成为研究地球深部构造相对成熟的技术,而研究者对波形幅度信息的利用却极少。很大部分原因来自接收函数波峰(波谷)幅度的分辨
瞬变电磁测深的波场变换方法技术的研究,是目前在该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随着瞬变电磁法方法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波场变换、电磁偏移成像以及偏移与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
摄影,因其聚焦社会现实的艺术职责和人文功能而成为“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独特门类。伴随着数码技术与展呈传播手段的不断翻新,当代摄影在创作观念和艺术语言上提出了许多新
随着现代地震真振幅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地震解释的研究已从传统的构造解释转向另一个更高的需求,即“识别烃类异常”。在许多油田,地震振幅已经成为识别潜在烃类储层的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