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尾矿多孔陶瓷的泡沫注凝—碳热还原制备工艺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oadog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尾矿是铁矿石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其大量堆存严重影响我国矿业的发展。本文以铁尾矿和石墨粉为原料,通过泡沫注凝-碳热还原反应烧结工艺制备了高导热铁尾矿多孔陶瓷。该成果可作为复合相变材料的支撑载体应用于太阳能水热地板采暖系统等绿色节能领域,从而将危害环境的工业废弃物转变为节能环保新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首先以泥状细颗粒铁尾矿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冷压成型-气氛保护烧结工艺制备了铁尾矿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其含量,研究了石墨含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原料配比与烧结工艺;其次,通过泡沫注凝-碳热还原反应烧结工艺制备了铁尾矿多孔陶瓷,并研究了原料配方、料浆固相含量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最后对铁尾矿多孔陶瓷热导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温度是影响铁尾矿与石墨反应生成SiC的重要因素。该反应的起始温度约为1500 ℃,随着烧结温度升高,产物中SiO2含量减少,SiC含量增多。1600℃时,SiC含量最高,是较为理想的烧结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可以使反应更加充分,在石墨含量为25 wt.%、烧结温度为1600℃的条件下,SiC含量在保温时间为2 h时最高;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产物中SiC的相对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600 ℃保温2 h条件下,SiC的相对含量在石墨含量为25 wt.%时达到最大值(87 wt.%),但当石墨含量大于30 wt.%后,SiC的相对含量随着其增加而减少。在制备铁尾矿多孔陶瓷时,料浆中加入少量SiC可以防止多孔陶瓷在烧结过程中产生剧烈变形,并可提高多孔陶瓷的热导率。实验范围内较佳的SiC加入量为15 wt.%。随着料浆固含量增加,多孔陶瓷的骨架变粗,线收缩率、体积密度和压缩强度增加,而气孔率和吸水率降低。综合考虑各方面性能,当料浆固相含量为45 wt.%时,铁尾矿多孔陶瓷样品的性能最佳。采用泡沫注凝-碳热还原反应烧结工艺制备的多孔陶瓷的热导率最高可达0.69 W/(m·K),比相同孔隙率的普通铁尾矿多孔陶瓷的热导率提高20倍。
其他文献
多元智力理论视域最初只是美国教育学者的一个设想,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股教育思潮。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视域逐渐被运用到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在英语专业教
目的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抗氧化、抗凋亡物质,可以选择性中和自由基中毒性最强的羟自由基(-OH)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而且氢气具有良好的生物膜通透性,可以快速进入细胞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某种教学理念得以实施的主要工具。由贺雪娟、郭定芹、付检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通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是武进开放五年制高职商务
MADS-box基因是一个庞大的基因家族,编码的蛋白转录因子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调控因子。MADS-box基因不仅控制着植物的花器官发育,还参与其它方面的发育调控。大豆
活性物质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非平衡态系统之一,丰富又独特的性质使活性物质体系极具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比如在微纳米功能器件的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应用。认识和理解活性物质与微
所谓纪实性手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客观物质的现实进行巧妙复原,让人们可以观看到最真实的场景,从而通过电视专题片来引导大众的注意力。现阶段纪实性手法已经被
第一部分: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目的利用视频造影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study,VFSS)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舌骨运动学变化特征,初步探讨放射治
网络广泛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中,从生物体中的大脑结构到新陈代谢网络,从Internet到WWW,从电力网络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科研合作网到各种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网络等举不胜举.
近些年来,我国国际地位快速上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外国人对于学习汉语言、汉文化的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或海外汉语教学在汉语言和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