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越来越多资本市场价格异象的出现,传统金融学理论假设对于股票收益偏差的成因已经不足以完全说明,且不同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善的经济与市场竞争程度,非传统金融学因素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更大,因此,引入非传统金融学研究我国并不成熟的股票市场成为必要,而本文就是将地理与行为金融学结合,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中非传统金融学所能解释的价格异象。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是近十年才开始的,尤以国际水平下国家间的差异研究为主,而中国本身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存在差异,地理因素在我国涵盖了众多可以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如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政策水平、人才资源、金融环境等等方面,其对于我国并不成熟的竞争环境下的股票收益有着显著影响,这些影响既包括传统金融学所指出的系统风险等的影响,如区域发展水平与政策等的制约对股票的系统性影响;更多则是行为金融理论所认为的信息不对称与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的影响,我国股市投资者数量众多,且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要构成,因此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在市场中长期存在且表现明显,投资者的非理性心理偏差导致了其投资行为进而影响了公司股票收益,如情绪高涨期对高风险高收益的追求导致股票市场低净值股票的高价格,相应的,地理因素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也受到投资者情绪的调节,如投资者“本地偏好”现象的出现。因此,本文将地理与投资者行为结合研究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且较为创新。本文以中国2001年至2015年中国A股主板非金融股、非ST股、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为样本,主要研究了如下问题:首先分析了公司地理位置与地理距离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定义中心城市虚拟变量Center和地理距离Distance,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理因素对股票收益的直接影响,又使用条件特征模型检验了地理因子与公司特征的条件特征影响,即不同特征公司的股票收益对于地理因素的反应,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地理对股票价格收益率的影响。其后,本文研究了公司地理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是否受到投资者情绪的调节。文章首先使用2004年至2014年的月度数据(受限于指标存在时间段及合理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了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接着使用相应时间段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条件特征非参数分析及改进的Fama三因子模型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于公司股票收益率的横截面效应,即不同特征公司的股票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的程度与方向;而后将投资者情绪调整为季度数据,使用交叉项回归分析验证地理因子对公司股票收益的影响是否会受到投资者情绪的调节,即投资者情绪不同时期地理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心城市的公司较之非中心城市更易获得多的收益;(2)难估值套利的公司,即小规模公司、高波动公司、低盈利公司、高困境公司对地理因子的敏感度更大;(3)不同特征的公司对于投资者情绪的敏感程度不同,小规模公司、新上市企业、低盈利、高成长性公司对与投资者情绪更敏感;(4)地理与投资者情绪会交互影响公司股票收益,即地理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有投资者情绪的调节,不同投资者情绪期间地理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有差异,情绪高涨期地理位置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小于情绪低落期。所以最后,本文提出相关建议:积极教育与宣传并运作,缩小地域发展不均衡;制定政策因地制宜,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发展;以及加强投资者理性教育,减少股票市场价格异象,保障股市健康转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