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总结教学艺术创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探讨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问题。全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从教学风格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揭示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本质、内涵、构成要素、理论基础,阐述了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二,阐明个性化教学风格的类型及形成的重要意义,即理智型、情感型、幽默型、技巧型、自然型等。对教师来讲,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个性化教学风格是一切教学艺术家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个性化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个性化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极其表现;个性化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追求个性化教学风格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第三,阐明个性化教学风格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形成的条件及主要途径;从三个方面即创新意识和审美修养、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思维品质和人格个性等方面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师艺术创造需要一系列必要的条件。然后从教学悟性、教学机智、教学艺术的培养等方面,明确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渐成熟,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过程。最后,从总体上说明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对于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作用。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风格,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态平衡”;能够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美育功能,实现教学流程的审美化;彰显政治课创新教学的德育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