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D--95参与NR2B介导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脊髓机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oyo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引起的疼痛,其临床特点是在伤害性刺激消失后仍出现痛觉过敏、痛觉超敏或自发性痛。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属于谷氨酸受体,NR2B作为NMDA受体(NMDAR)的一个重要调节亚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突触后致密物(PSD)是存在于谷氨酸能突触后膜中的一种特殊结构,PSD-95作为突触后致密物中的重要支架蛋白,在突触后膜通过结构域与NMDA受体2B亚基锚定而紧密相连。由于NMDAR的激活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疼痛发生密切相关,提示PSD-95可能参与NR2B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但是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运用疼痛行为学、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印迹检测手段,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上,探讨PSD-95在NR2B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脊髓机制,为慢性疼痛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成功建立Wistar雄性大鼠CCI模型后,于术后7天取腰膨大段脊髓背角组织,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R2B、p-NR2B、PSD-95和-PSD-95表达。连续3天鞘内注射NR2B的选择性拮抗剂(Ro25-6981)检测拮抗NR2B后PSD-95的蛋白的表达变化。观察鞘内注射PSD-95的选择性拮抗剂(NA-1)后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影响。  研究结果: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脊髓背角的p-NR2B、PSD-95和磷酸化PSD-95蛋白在CCI后7天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而NR2B表达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鞘内给予NR2B拮抗剂Ro25-6981可显著抑制CCI引起的PSD-95蛋白表达上调(P<0.05)。另外,鞘内给予PSD-95拮抗剂NA-1可显著减轻CCI大鼠的对热和机械刺激的痛觉过敏表现(P<0.05)。  研究结论:  CCI后脊髓背角NR2B/PSD-95的激活参与了大鼠CCI引起的痛觉过敏,脊髓背角PSD-95的上调需要NR2B的功能正常,PSD-95参与了NR2B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研究结果为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中居第八位。食管癌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四位.我国食管癌主要以鳞癌为主,大约
目的:冠心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绞痛与心肌梗死更为常见.该本选用日本大耳白兔,分别制备左、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模型,先行SGB后,再对兔造成人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醒世恒言》是明代末年,民间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及民间传说,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本篇使用的读本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版本为参考。  “观看”语义场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语义场,通过对此语义场的研究,可以丰富完善汉语词汇史领域的研究现状,
期刊
摘 要:在避讳渐成雏形的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对人名的避讳。对人名的避讳是避讳类别中最严格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可以分为生者之讳和死者之讳两大类,前者是尊卑和权威的体现,后者是在万物有灵思维下对死者的恐惧和敬畏以及对生者现有生活状态的保护。  关键词:先秦;人名;避讳;原因  作者简介:姬芮芮(1992-),女,汉族,甘肃秦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中国美学在一定程度上讲受老庄道家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整体上形成了一定的传统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形而上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审美创作以及意境论等相关领域中。另外,针对形而上旨趣的主旨进行把握,进而能够真正读懂中国古典美学的实质内涵。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形而上旨趣;具体措施  作者简介:胡雨溪(1996-),女,江苏省苏州市人,汉,大学本科,扬州大学文学院
摘 要:《六一诗话》作为一种诗学批评形式可以说是创新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打破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和以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代表的两种专著形式的格局,自此之后,诗话不断涌现,成为我国特有的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诗话”体。欧阳修以“诗话”的形式来展现自己评诗的理论观点、内容和方式,意义深远。  关键词:《六一诗话》;歐阳修;诗学观点;批评方式  作者
摘 要:《文心雕龙》可谓独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的半壁江山,龙学研究更是历久弥新。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心雕龙》的详细解读,从文章的言辞、社会功用、中和之美三方面的文论思想讨论孔子及其文论观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关键词:言辞;社会功用;折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文心雕龍》一书,虽刚问世时不为时流所称
目的:观察GBS患者外周血中Th9细胞比例和IL-9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及其急性期脑脊液IL-9水平,分析多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Th9细胞在GBS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