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性是人的显著特征之一,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发扬人的主体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应自觉遵循时代发展要求,培养具有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的人。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任务。大学生的独立性开始增强,主体意识逐渐提高,自觉要求提高主体地位,发挥主体功能。本文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大学生的主体性情况,分析梳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据此提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的对策,以求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的相关概念。首先阐述主体与客体的概念以及主客体的关系,引出主体性的内涵,人的主体性是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从主体性的内涵到大学生的主体性的内涵再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的内涵,层层递进,最后分析得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第二部分着重研究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发挥现状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大学生主体性缺失和偏差问题,主要表现为被动接受教育内容,过度依赖书本和教育者,缺乏创新性,功利主义及过度自我性等特征。受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影响,教师中心论,教育内容空泛,教学方式不科学等现象;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以及大学生对自身主体性的迷茫。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的缺失和偏差问题的因素。第三部分在针对前面阐述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提出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举措,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首先,学校要改革传统教育理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机制,优化教育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其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优化家庭环境,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风建设。社会要引导社会舆论方向,改善社会风气。利用新媒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最后,大学生自身也需要自主努力,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强化自我教育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