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 Ⅱ相药物代谢反应在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UGTs)是人体Ⅱ相反应中最重要的酶之一,利用葡萄糖醛酸为糖基供体催化广泛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学物质进行结合反应,增加其极性而利于排出体外。同细胞色素P450(CYPs)一样,UGTs的编码基因也是一个超家族,分为UGT1和UGT2家族。其中与临床麻醉药物代谢相关的同工酶有UGT1A1,1A6,2B1,各自负责催化吗啡、纳洛酮、丙烯吗啡、纳曲酮、异丙酚及氟哌啶醇等常用麻醉药物的Ⅱ相结合反应。 阻塞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肝胆病症,主要因胆管阻塞所致。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肝硬化和肝炎中肝损的机制、病理生理及Ⅰ相代谢中CYPs的改变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在不同阻黄时期中的肝脏功能、病理形态学及Ⅱ相代谢酶系变化的详细报道较少。本实验拟建立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期阻黄的肝脏功能指标和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肝内麻醉药物代谢相关Ⅱ相酶UGT1A1,1A6和2B1的mRNA表达,以进一步探讨麻醉药物在该类患者中代谢改变的机制。 方法: 1 采用胆总管结扎的方法建立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期阻黄的肝脏功能指标和病理形态学变化。 2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不同时期阻黄大鼠肝脏内UGT1A1,1A6和2B1mRNA的表达量, 结果: 1 第一部分,阻黄大鼠在胆管阻塞后肝脏组织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典型病理形态学改变为肝内小胆管增生和肝纤维化。血清TBIL、DBIL、TBA值和ALT、AST、ALP、GGT等生化指标在阻黄期间的变化类似:在早期(BDL3组或BDL7组中)达到最高点后逐渐下降,但至实验末期(BDL42组)时仍高于对照组。TP值随着阻塞时间的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