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嘧啶磷微囊悬浮剂的研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lin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微胶囊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剂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论文用原位聚合法和界面聚合法制备了甲基嘧啶磷微胶囊,并分别研究了这两种方法制备微胶囊的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原位聚合法制备甲基嘧啶磷微胶囊剂采用脲醛树脂作为囊壁材料,通过研究乳化条件及成囊工艺对微胶囊的包封率、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囊壁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微胶囊的优化配方及工艺条件为:5%苯乙烯-马来酸酐乳液作为乳化剂(用量为25%),2000rpm搅拌30min,调酸时间为120min,60℃固化90min,芯壁比为5:1。在该优化条件下所制得的甲基嘧啶磷微胶囊,平均粒径为3.67μm,包封率达97.73%。在微囊化基础上,通过对润湿分散剂等助剂的筛选进一步制备得到脲醛树脂为壁材的20%甲基嘧啶磷微囊悬浮剂,测定该制剂的悬浮率、包封率等主要性能指标,并确定了最佳配方:甲基嘧啶磷20%,分散剂TERSPERSE 2700 3%,润湿剂TERWET 1004 2%,黄原胶0.15%,硅酸镁铝0.5%,消泡剂0.1%,水补足100%。以该配方所制得的样品符合国标要求。2.界面聚合法制备甲基嘧啶磷微胶囊剂以聚脲为囊壁材料,研究了油相单体及其用量、乳化剂、保护胶体、搅拌速度、水相单体乙二胺的滴加速度、反应温度、界面聚合时间等对微胶囊质量的影响,确定了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优化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为油相单体,用量为4%,乙二胺为水相单体,用量为0.4%,农乳0204与农乳33#复配作为乳化剂,用量分别为2%,保护胶体聚乙烯醇用量为1.5%,1500rpm搅拌30min,50℃聚合反应6h。在该优化条件下所制得的甲基嘧啶磷微胶囊,平均粒径为3.88μm,包封率高达98.26%。在微囊化基础上筛选了甲基嘧啶磷微囊悬浮剂的配方,最佳配方为:甲基嘧啶磷20%,分散剂TERSPERSE 2500 3%,润湿剂TERMUL4894 2%,黄原胶0.15%,硅酸镁铝0.15%,消泡剂0.1%,水补足100%。以该配方所制得的样品样品符合国标要求。3.两种微胶囊剂外观、释放性能、生物活性的比较及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脲醛树脂微胶囊粒径比较均匀,表面光滑,而聚脲微胶囊比脲醛树脂微胶囊粒径粒径均匀度稍差,表面粗糙。红外光谱分析显示了微胶囊的形成。微胶囊的释放性能研究表明,脲醛树脂微胶囊的释放速率较聚脲微胶囊的释放速率稍快。对赤拟谷盗毒杀能力评价结果表明,聚脲微囊悬浮剂与脲醛树脂微囊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当,聚脲微囊悬浮剂对赤拟谷盗毒杀的LC50值32d内从26.11mg/L变化到35.12 mg/L,脲醛树脂微囊悬浮剂对赤拟谷盗毒杀的LC50值32d内从23.56 mg/L变化到52.98mg/L,与乳油对赤拟谷盗毒杀的LC50值32d内从21.21 mg/L变化到110.02mg/L相比,表明微胶囊中的甲基嘧啶磷持效性良好。
其他文献
白族形成于唐宋时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在唐宋以来云南地方政治、文化、思想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民族。在云南各世居民族中,白族还是历史意识特别强烈、历史著述特别
《香火》是导演宁浩的电影处女作。在貌似质朴的影像语言背后,是深厚的专业功底:扣人心弦的电影叙事,深沉厚实的思想内涵以及质朴却不失精当的影像风格。而这些,无疑为他的成
民警的接警、出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社交心理调整不好,造成警民关系紧张的问题;遇到各种各样的不良诱惑,心理活动失控的问题;"饱和心态"的作用,影响民警的认知活动的问
<正>移动金融是继网上银行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金融电子服务渠道,其办理业务方式与网上银行类似,但其基于的网络不同,它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采用智能移动终端办理金融业务的服
<正>南诏国(公元738—937年)和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是中国西南地区云南历史上一段灿烂辉煌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兴盛。南诏艺术被视为古代西南艺术
<正>撒娇,本质上是一种狡猾。创作有时候也是。但我们都知道,单凭狡猾,是无法真正打动人心的。一个虽未事业有成,但总算衣食无忧,在职场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的女汉子,突然发
雷平阳的诗歌创作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当代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是其重要主题之一。诗人将生态环境的变迁置于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通过对"森林"、"草原"、"
<正>2017年6月24日,第七届中国古建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学术论坛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召开。论坛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主办,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人民
会议
2017年7月,随着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2018年3月,最高检、最高法联合发布检察公益诉讼司法解释,首次在法律规范中点明“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