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V_单+NP”语块研究

被引量 : 36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词汇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是词和相当于词的固定结构,自由词组则属语法学的研究范围。汉语学界对较为凝固的语块,如成语、歇后语等,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一些由词组成的、意义不是那么凝固而又不同于自由词组的语言成分,成为目前研究的薄弱之处。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编写中,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一些半凝固性的语言单位。但还未曾对语块进行系统梳理,研究较为零散,对汉语语块缺乏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缺乏理论方法的研究。本文借鉴语块理论,首次对“V+NP”语块进行定性、定量系统分析,尝试探讨汉语语块的基本特征及确立标准。希望本研究能够拓展词汇学的研究领域,为汉语语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些许借鉴,并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以146个动作动词与NP所组成的644个语块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语块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词的构语力。依据动词与NP组构语块能力的强弱,我们将动词分为强构语力动词、弱构语力动词、零构语力动词三类。其中,弱构语力动词所占比重最大,强构语力动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所构语块数量最多。动词构语力的强弱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①动词的及物性;②动词性义项与及物性义项的数量及使用频率;③动词所带NP的语义类型;④动词所处的句法结构及动词与NP的距离。前两个因素都与动词的及物性相关,及物性是动词构语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不及物动词虽然带宾语的能力有限,但也可以与充当处所宾语、存现宾语的NP构成语块。2.“V+NP”语块的语义。整体来看,“V+NP”语块的语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语义模糊型、语义半透明型、语义透明型。各类语块的语义透明度与其语义构成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①构成成分意义的明晰性;②构成成分的意义与语块意义的对应性。当构成成分意义较为明晰且与语块的意义具有对应性时,那么该语块意义的透明度就增加。语块的语义透明度又与语块的语义理解密切相关。语义透明度越高,语块的语义理解越容易;反之,语义理解难度则增大。语块也会对动词与NP的语义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语块的促动下,动词与名词会发展出新的意义,词组与非独立结构还会发生词汇化,衍化成词。由于有些动词的语义具有不自足性,须依赖其他词语实现语义的完整。所以动词受语块影响的程度更高。由于NP指称有形的事物,而动词表示无形的动作,所以NP语义的变化更容易把握,而动词的语义变化则较为曲折、模糊。构成成分的语义构成了语块的语义,而语块又会促动构成成分语义的发展,从而实现一种语义互动。3.“V+NP”语块在语言单位连续统中的地位。“V+NP”语块处于动名复合词与动名自由词组之间,它与复合词、自由词组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V+NP”语块集合了复合词与自由词组的部分特性,兼有二者的属性。“V+NP”语块的语义构成类型与动名复合词相同。而相对于动名复合词而言,“V+NP”语块的离散性更强,这一点又与自由词组相似。“V+NP”语块体现了整体性与离散性的统一,这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动词与NP的关联。动词与NP在组构语块时,具有互相选择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搭配互选与语义互选两个方面。搭配互选是语义互选的表现,语义互选是搭配互选的根本制约因素。语义互选的具体表现就是动词与NP具有相同义素,动词可以与NP或NP中心成分具有共同的义素。其中,动词与NP中心成分的组配性对语块形成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语义内含关系是动词与NP的一类特殊的语义关系。语义内含关系是指一个词语的语义包含了另外一个词语的语义。动词与NP的内含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动词内含NP的语义,一类是NP内含动词的语义。动词与NP语义内含关系的形成与词语的语义自足性相关。动词语义不自足的更多一些,而名词的语义自足性要强一些。当动词或NP自身不能实现语义自足时,需要借助其他词语进行补足,从而形成语义内含关系。动词与NP语义的不自足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依存关系,语义上的这种依存关系正是语块赖以形成的基础。5.“V+NP”语块的形成机制。语块的形成主要有五种途径:①源于典故、谚语;②语块化;③典型搭配的扩展;④高频共现;⑤惯用原则的制约。其中,语块化与典型搭配的扩展是“V+NP”语块形成的主要机制,而高频共现与惯用原则的制约则是制约语块形成的普遍性机制。“V+NP”语块与其他语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希望本文对“V+NP”语块的研究,能够为其他语块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其他文献
能力来自于实践。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如利用课前准备活动之机,随机指定某某同学出列整队(不论男女),以常用的“立正、向左(右)看齐
微课程将知识碎片化,课堂切片化的特点区别于传统课堂模式的系统化教学,是新时代下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适应新一代学生新需求的"微学习",国外对于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已经初见
根据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茎顶花芽分化中的形态变化,划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等6个时
随着智能手机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终端数量爆炸式增加,移动互联网渗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线用户希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高质量的通信,这对第五代通信系统(Fifth Generation,5G)和未来通信系统提出了重大挑战。用户移动性研究可以在切换管理、资源预留等方面对移动通信提供基础支撑,应对流量和设备数量的增加带来的需求增加问题,提升服务鲁棒性,降低能耗与通信时延。本文在用户移动性理论和
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及降低产品加工成本的需要,中低温浆纱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淀粉作为纺织浆料的主体,其中低温条件下水可溶是实现中低温调浆、
秦岭三叠纪是该区海相沉积的最后阶段,正确认识其沉积发展史对了解秦岭地区的构造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研究程度很低。由于缺乏确凿的古生物证据,许多地区(图幅)的三
本研究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以班主任管理工作作为研究核心,展开了路径上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深入研讨,在描述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典型问题的基础上,提供了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居民个人理财问卷调查,梳理个人理财观念和行为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理财误区,进而从理财观念和理财行为习惯方面提出多项建议,以期提高居民个人理财能力,实现资
  文章通过近30年我国城镇化历史的简要回顾,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要回顾和分析,特别对城市规划的编制体制、技术内容、分析方法等方面做了概
视幻艺术凭借几何形的排列造成形状和色彩的律动,产生视幻觉,造成视知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视幻艺术为现代艺术设计做出重大贡献,拓展了其艺术形式的新领域。本文结合标志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