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磁谱仪在轨运行温度响应分析及预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s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AMS)是安装在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上,用于探测宇宙中的暗物质和反物质,研究宇宙起源的大型高精度高能粒子探测器。AMS依托六组超高精度的探测器进行粒子探测,各探测器的的测量精度均与温度相关。因此,稳定高效的热控制系统成为保障AMS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对AMS进行在轨运行热分析,不仅可以为制定AMS热控制策略提供支撑,还能为ISS上的其他设备,乃至近地轨道上其他航天器的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文分析了 AMS的外部热环境,利用数值模拟、神经网络、理论计算等方法,结合AMS在轨运行的海量实测温度数据,系统地研究了 AMS在ISS全运行工况下的热流和温度的周期性、瞬时性响应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AMS的在轨能量平衡方程,分析了影响AMS周期性和瞬时性热环境的因素:影响AMS周期性热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ISS轨道高度h,轨道周期t,太阳辐射强度S,β角,受晒因子SEF与阴影因子SF等;影响AMS瞬时性热环境的因素还包括θ角,太阳辐射角系数、地球反照角系数和地球红外辐射角系数等。本文基于球面坐标系,推导了 AMS各表面的太阳辐射角系数、地球反照角系数以及地球红外辐射角系数,为后续进行AMS在轨周期性、瞬时性热分析奠定基础。2.采用Thermal Desktop和SINDA/FLUINT软件,对ISS全运行工况下的AMS在轨运行温度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了 AMS各表面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分析了轨道参数和ISS运行工况对AMS各表面温度的影响,确定了 AMS RAM和WAKE主散热板在ISS普通运行工况下的极冷和极热工况,提出了确保AMS安全稳定运行的热控制建议。结果表明,AMS各表面的温度随β角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同一部位在不同β角下的轨道平均温度最大可相差31.7℃。ISS轨道参数和运行工况对各表面温度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在ISS普通运行工况下,当ISS轨道高度为460 km、ISS飞到近日点、β角处在-25°附近时,AMS的RAM和WAKE主散热板会达到极热工况,WAKE主散热板侧的电源分配系统(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PDS)处会触发高温预警,此时垂直锁定ISS右侧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有效降低PDS的温度,该研究结果为制定AMS的热控制策略提供依据。3.采用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对ISS全运行工况下的AMS各表面及重点部位的在轨运行温度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 ISS普通运行工况和ISS特殊运行工况下的AMS在轨运行BP神经网络温度预测模型,基于AMS加装热毯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两年的实测温度数据训练了该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了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AMS各表面和重点部位温度周期性变化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预测了这些位置的轨道平均温度。结果表明,在ISS普通运行工况下,AMS各表面和重点部位的轨道平均温度分别为:顶部-12.4℃到-4.3℃,左侧+2.7℃到+14.2℃,右侧-9.8℃到+29.4℃,前方-4.1℃到+4.5℃,后方+0.4℃到+24.2℃,BOX-C+10.4℃到+20.1℃,PDS+18.6℃到+40.4℃,各轨道平均温度在全β角下均处于热控制需求范围内,证实了加装热毯后AMS现有热控制系统的有效性。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机器学习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对AMS进行周期性热分析的方法。4.建立了 AMS在轨外热流的理论模型,研究了 AMS各表面轨道空间外热流的瞬时变化规律,基于AMS在轨实测温度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 ISS特殊操作对AMS外热流的影响。分析了 AMS左侧加装热毯对各部件温度产生的影响,并就温度异常频发的PDS应用理论模型进行了 ISS全运行工况下的瞬时性温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AMS各表面的瞬时轨道空间外热流随轨道位置变化,且ISS特殊操作对AMS不同表面的影响各有不同。相较于调整ISS右侧辐射板,锁定ISS太阳能电池板和调整ISS飞行姿态对AMS外热流的影响更为显著。β角为-25°时,PDS处的总在轨外热流最大,这是AMS加装热毯后PDS在-25°β角附近出现多次高温预警的根本原因。PDS处的瞬时温度响应迟滞约为230秒,因此极热工况下,为确保PDS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在其温度突破高温预警线前约4分钟垂直锁定ISS右侧太阳能电池板,该研究结果完善了 AMS的热控制策略。
其他文献
201 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日本福岛核电站出现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举世皆惊。为避免此类事故,世界各国均迅速开展了不依赖外部电源或水源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assive Containment Cooling System,PCCS)的研究。环路热管(Loop Heat Pipe,LHP)广泛应用于空间设备等热控制系统。LHP同时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核反应堆非能动冷却方式。基于此,研
学位
朱自清《春》的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比喻手法的使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这些比喻又各有特色、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比喻手法运用的百科全书。本文对朱自清散文《春》中的“比喻”修辞手法进行详细的探析。
期刊
体育风险正式进入法学视野,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理论研究过程中,法学界对体育法律规制的研究基本分散于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领域之中,少有专门对体育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著述。与此同时,高风险体育项目,作为体育风险最为集中、最为典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其规制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法学理论界的足够重视。高风险体育项目,也称“高危险性体育项目”、“高危体育运动项目”或“极限体育
学位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是相对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协同集成化产品,被认为是理想的大规模能量存储系统。近几年来,尽管高性能正极材料的开发及相应存储机理的探索取得了迅速的进展,但是锌金属负极的枝晶生长及副反应等问题极大的缩短了电池整体的寿命。本论文基于金属锌可逆性能影响因素,旨在设计和开发廉价并高度可逆的锌负极保护优化策略体系,并从锌金属界面工程,电解液添加剂以及设计集流体三方面进行了基础性和应用
学位
在核电管路系统中大量使用各种尺寸和规格的三通管。最近几年,在多座核电站的三通管壁面出现热疲劳裂纹,甚至发生管破口造成冷却剂泄露,严重威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分析表明,这是由于不同温度流体在三通管内混合导致管壁温度出现波动所致,因此,研究三通管内冷热流体混合规律及及温度波动机制对核电管热疲劳评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对不同结构、不同工况下三通管内冷热流体混合
学位
治疗决策是门诊医患互动中的关键环节,不同的治疗建议对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中国门诊真实互动中的治疗建议言语行为作为影响治疗决策的重要因素,尚未得到充分探讨与深入挖掘。本研究以自然医患会话为语料,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中国门诊医患互动中治疗建议的发起、构建与应答。结合语言资源分析与其所体现的医患双方知识倾向与道义倾向的解析,本研究旨在揭示治疗建议言语行为的互动机制,发掘医患双方在
学位
智能纳米材料能够对生物内源环境因素(pH、渗透压、酶和氧化-还原特性等)和外源环境刺激(超声、光照、机械力、电、温度和磁场等)做出响应,产生动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智能纳米材料具有纳米化、靶向性、可控性和局域化等突出优势,在组织工程、免疫调节、肿瘤诊疗和药物递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细胞的命运指的是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一系列生命进程,细胞命运决定往往是细胞对环境信号做出的反应,也是面向
学位
在外语写作领域中,已有研究大多探讨了学术论文写作或学术目的论文写作中外语学习者的身份建构,鲜有研究从个体叙事的视角来研究外语学习者的身份建构。从叙事的视角探究外语学习者个人经历有助于他们在写个人经历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多元身份。个体叙事作为有意义读写活动的一种体裁,能帮助写作者记录过去的经历,通过写作与反思与过去和解,获得个人的成长。本研究以身份建构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及对话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究了外语
学位
尖山磷矿露天采场1910 m以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现露天采坑1890 m地下水涌水量较大,随着采矿延深,矿坑涌水量会逐步增大。为了解决矿坑涌水对采矿生产的制约,采用帷幕注浆对坑底积水进行处理,并对多种帷幕注浆设计方案进行参数及注浆费用分析论证。研究表明:在帷幕注浆第一阶段,虽然未能达到80%堵水率,但前期矿坑的涌水量较小,并且可在帷幕外布置减压降水井,进一步减少矿坑涌水量;当施工到帷幕第二阶段时,
期刊
黄陵二号煤矿三号回风立井施工时需穿过涌水量较大的白垩系下统洛河组砂岩裂隙孔隙水含水层,出现井壁及工作面涌水量较大的问题,加大了井筒掘进施工难度。为保证回风立井正常施工与安全,提高掘进施工效率,确定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和壁后注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对该含水层段进行注浆堵水。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设计、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应用新型注浆材料,将井筒涌水量降至规范标准以下,不仅有效封堵了含水层涌水,也起到加固井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