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语言,包括网络语言的定义、特点、形成、发展、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等。认为网络语言在表层上是日常语言形式的映射;深层上是二元逻辑的形式语言。文章重点探讨了网络语言的三个本质特征,指出网络语言在本质上具有思维表达的符号化、思想交互的逻辑化以及意义世界的计算化三个基本特征。首先,网络语言是思维表达的符号化。这体现在网络语言是用形式符号来表达人类思想的,而用符号来表达人类思想的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莱布尼茨和弗雷格。莱布尼茨的“普遍文字”是人工形式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用来表意。这种符号系统既无内容又无声音,人类思想领域的全部知识它都可以囊括。当代计算机就是以这种思想为基础,通过推理生成新思想。弗雷格的“概念文字”是一种形式语言,是用精确的句法结构形式化的人工语言。通过“概念文字”,弗雷格把概念与判断转化为形式语言,转化为符号,为意义世界转化为符号世界提供了可能,人类思维得以用符号的形式被再现。弗雷格的思想为计算机语言的构造方式提供了思想基础。网络语言就是莱布尼茨和弗雷格思想的形式化。其次,网络语言是思想交互的逻辑化。布尔比较系统地从技术思想上进行了数学化的研究。布尔的“逻辑代数”把逻辑命题转化为一种算术,把语言看作一种逻辑语言。计算机的工作遵循布尔逻辑,并按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得出结果。布尔查询逻辑标志着一种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的新型思维交互形式的形成,这种思维的交互在以后的计算机技术中还以超文本思想为实际操作,以界面为中介手段,它们使网络二元逻辑形式语言的本质得到完整地体现。第三,网络语言是意义世界的计算化。意义世界的可计算观念源于西方的毕达哥拉斯传统。近代伽利略也认为自然界是一本由数学写成的书,莱布尼茨更是提出把思想转化为符号的观念,把语言的隔阂、思维的繁复都用“符号”来解决,而包括图灵机在内的可计算理论现在已经成为整个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网络语言把人类思想、观念和意义,通过符号系统的转化被计算机识别和计算,使得语言变成了意义世界的计算化。网络语言是意义世界的计算化的观点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着重讨论了网络语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网络语言对人类认知模式、社会交往方式以及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使人类认知方式由线性发展为非线性、由文本发展为超文本,由静态发展为动态;在社会交往模式上,它体现为语言与身份分离、语言与身体分离;在人际关系上,它导致了人际关系的虚拟化、编码化、符号化;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对文化传播本体论的影响。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赋予了网络语言相同的特质,在这种语言的支配下,人们摆脱了传统规范的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了一个极为自由、解放的世界中,这些都将对传统的文化价值规范带来巨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