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由于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转型,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为续,居家养老成为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的养老模式之一。但人们比较多的是讨论居家养老模式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老年人自身的需求研究不多,关于我国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的最新的、全国性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研究利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的资料,构建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指数,深入分析了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总体特征和不同特征老年人需求的差异性,并对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 (1)城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有较高需求,并且呈现单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的情况。老年人需求的层次正在从马斯洛所说的一般日常生活照料需求等基本需求向精神慰藉等高层次的发展性需求转变,高层次需求大于低层次需求。2006年有一项以上需求的老年人比例占39.9%,有三项以上需求的老年人比例21.6%。老年人需求总指数为0.1646,生活照料需求指数为0.1607,医疗保健需求指数为0.1609,精神慰藉需求指数为0.1733。应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设置服务项目,适当加大精神慰藉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以满足老年人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2)不同特征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男性的养老服务需求高于女性。分年龄组来看,老年人需求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提示应重点关注高龄老人的各种需求。调查显示,私塾和小学文化老年人、离婚和丧偶老年人、经济较为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和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高,提示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多因素分析显示,老年人需求受到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影响。宏观因素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街道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微观因素包括老年人的个体特征。老年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地区、家里是否有保姆或小时工和社区生活照料服务提供等变量是影响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地区、家里是否有保姆或小时工、是否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是影响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的性别、健康状况、地区、家里是否有保姆或小时工、是否经常感到孤独、退(离)休前的工作单位的性质和社区精神慰藉服务提供等变量对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在制定老年人服务政策时应重点考虑年龄、服务提供、健康状况、地区等因素的影响。 (3)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可以满足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但服务利用程度低。2006年有20.3%的老年人需要上门看病服务,59.1%的社区可以提供这类服务,但利用过这个服务的老年人仅占6.3%。在服务能力闲置的同时,老年人的服务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老年人服务利用率低的原因可能是老年服务的宣传不够,老年人对服务提供的知晓率低;目前老年服务项目的质量可能不高,不能达到老年人的期望。还有可能是具体项目设置不是老年人所想要的。目前的许多服务项目主要是针对社会“三无”老人展开的,还没有扩大到所有老人,已建立的服务有些处于闲置状态。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制定适当的投资策略,对中西部地区、高龄、低文化程度、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进行重点投入;(2)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范围,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目前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三无”人员,这是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率较低的原因之一。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今后老年人的需求将会成倍增加,应逐步将居家养老服务扩大到一般老年人。国家应将一些服务项目纳入老年人社会福利,由财政承担费用,使社会成员能够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是政府部门必须考虑的重点事项。目前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基本上是下岗人员,他们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缺少从事照顾老人所具备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国家应该设立专门的学校或者专业培养养老服务人员,并使养老服务职业化:(3)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形式,使非政府组织承担起老年人服务的项目。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养老服务组织优惠,以支持这类机构的发展。(4)制定规范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标准。目前评估老年人需求的标准五花八门,令人莫衷一是。学术界对此的研究非常少,整体水平偏低。建议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的研究,制定统一的、符合实际的老年人需求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