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苏外交思想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早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有意识有步骤地同苏联进行外事交往。中苏(前苏联)两国是毗邻的世界性大国,也是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相同的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因素的考量,中苏双方都将中苏外交关系放在及其重要的位置。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国内一穷二白的经济困境以及西方国家的重重封锁,中国急需开创一个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外交环境。鉴于苏联在中国民主革命期间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支持,建国后,毛泽东领导新中国建立了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随着中苏同盟关系的确立以及新中国实行对苏“一边倒”政策后,中苏两国在经济、文化、国防等领域进行了密切友好的合作,中苏外交关系进入到一个中苏两党高度互信、中苏友谊全面发展的“蜜月”期。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大会上对斯大林批判给中苏关系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蒙上了阴影。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国际战略格局、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分歧日益严重,随着影响中苏关系发展的矛盾在中苏论战不断的暴露,毛泽东对苏外交进入到以追求平等和独立自主的新阶段。1966年3月,中苏党际关系因中共拒绝参加苏共二十三大而全面破裂,中苏两党数十年论战因此戛然而止。中苏关系的破裂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家安全和外交事业的发展,但也推动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变革。在国内左倾政治运动愈演愈烈以及苏联军事威胁日益严重的局势下,毛泽东对苏外交进入到反对苏联霸权、重建国家外交战略格局的新阶段。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外交学等学科知识,全面的考察毛泽东对苏外交思想。
其他文献
片面共犯是刑法学界争议较大的一个概念,其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片面共犯具有共犯的性质、片面共犯的种类以及片面共犯的刑事责任追究等方面。由于我国现行刑法尚未明确规定
反垄断法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经济法,2008年颁布以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允许特殊领域在特定的情况下存在垄断行为的法律制度,它其实是
程序公正能够保证司法公正,其重要内容主要源于古罗马之自然正义法则。在司法活动中,能有一个依法组成的、公正的、廉洁的司法队伍进行司法活动已经成为一项确保程序公正的重
福建省的L镇的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几次的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遗留了大量问题,如改革目标与改革成效之间存在着差距、林权关系不明晰、林权纠纷日益增多、干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时针在转动,人口在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由初始的农村流入到城市,由初始的喃喃学语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并逐步在发展着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席卷全球的影响下,互联网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成为了继电视、广播、报纸之后的“第四媒体”,并且随之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