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其发病、死亡和致残率高,不仅危害着人的生命,而且其幸存者也常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中风病的发病机理,寻找保护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已成为医学界的重点课题之一。研究目的:为研究针刺在中风病中的发病机理,寻找针刺在急性脑缺血损伤时对脑组织保护的作用机制,探讨四肢井穴对本病的治疗原理及最佳取穴方案,进行了针刺不同井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钙调素(CaM)、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利用Wistar大鼠,采用三动脉阻断法建立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以CaM、ET和CGRP为检测指标,观察电针前肢井穴、后肢井穴、四肢井穴、前肢井穴加药、后肢井穴加药、四肢井穴加药及西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和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脑缺血后,脑缺血区胞内活性CaM含量明显上升,经以上各组方法治疗后,CaM含量明显下降,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各组之间对CaM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从CaM含量的均值来看,各针刺加药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各组。脑缺血后,ET升高、CGRP下降,二者平衡失调,但与模型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针刺后ET、CGRP含量无明显变化。 综上述结果表明:电针井穴可降低活性CaM的含量,提示电针井穴可起到减轻活性CaM对脑细胞的损害,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又以井穴加药组特别疗效最佳,各井穴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针刺与药物有协同的作用,这与文献报道是一致的。ET与CGRP的含量变化,脑缺血后ET升高和CGRP降低,虽无统计学意义,但结果显示,两者具有平衡改变的趋势,说明二者在脑缺血中起着一定作用,但针刺对这种平衡的调整未见明显改善,这可能与针刺的即刻效应相关,今后应从针刺时间效应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前肢、后肢与四肢井穴之间无差异。 研究结果提示,井穴可作为中风病的急救方法之一,同时提示前、后肢井穴可单独使用,这与古代及现代文献报道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证实了针灸经典理论对临床的重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