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流的协同创新模型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过程,总是以区域性异质知识流强度提升为表征的。该过程依赖于创新网络节点间协同关系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以及创新网络知识冗余的削减,最终实现创新网络整体创新知识增量的增长。创新网络节点实现知识创新的过程也即知识增量产生的过程。在知识创新过程中,为了弥补创新节点自主创新的不足与缺陷,最大信度提升知识增量,创新节点或节点企业通常会选择协同或合作方式,通过创新网络行为完成创新过程,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增量是基于知识流的创新网络形成的根本动机。创新网络节点的协同合作关系是创新网络知识创新过程的必要前提。创新网络节点间通过某种沟通或选择机制,在具有提升知识增量这个共同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协同合作关系。并通过控制节点间联接弧权重调整知识冗余的程度,优化节点间协同合作关系,进而促进异质知识的传播、节点间知识交流,从而实现异质知识的共享与知识增量的提升,最终达到创新网络节点间协同创新的目的。在创新网络节点间有效沟通或选择机制的基础上,各节点都从自身知识禀赋出发,与其他节点共享自己所具有的异质知识资源,之后,通过对异质知识的吸收、整合、创造形成知识增量,实现创新网络各节点协同合作关系,最终提高整个创新网络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传播过程中,异质知识流强度的提升可以促进知识增量的产生,而知识冗余是创新网络异质知识流强度提升的最大障碍,也是阻碍创新节点知识创新的关键因素。为此,通过对创新节点知识冗余的调节,进而提升异质知识流强度,最后实现创新网络节点协同创新是每个创新节点应该关注的重点。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知识增量是衡量创新网络及创新节点知识创新的标准。因此只有解析知识冗余与知识增量的关系,控制创新网络节点间的知识冗余,才能实现区域创新网络知识增量最大化。本研究在知识冗余、知识增量、知识流以及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创新网络节点关系以及创新机理,阐述了创新网络节点协同创新的过程。运用文献综述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算例分析法等方法探索了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增量与知识冗余的影响关系,并构建了协同创新模型。基于知识增量与知识冗余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探索了知识增量提升机制。并通过算例分析对知识增量提升机制进行验证,得出使得知识增量最大化的知识冗余最优水平,这有效提高了创新节点的知识运用与创新效率,进而引导创新网络中的创新节点及其关联节点在增强整体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知识增量获得创新价值。
其他文献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赋予学校体育的历史使命,结合当前学校体育现状及其对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对我国高校体育向健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从理论上阐述了高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是构建城市的重要绿色斑块,是提供人们日常活动休憩的重要景观空间,是一张城市发展的名片。在城市公园的形态和功能中,轴线起着必不可少连接作用,从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