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变革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线教育、移动学习、非正式学习等快速发展,微课程应运而生。短小精悍、实用性强等特点使它能够更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日益深入,生物学科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生物学教师尝试进行生物教学的探索和创新。目前对微课程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是对生物学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应的微课程评价体系也有待开发。本研究将高中生物教学与微课程相结合,尝试构建高中生物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尝试探索微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期促进生物学微课程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首先,笔者以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和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学生和生物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了生物学课堂教学现状和师生对微课程的基本认识情况。其次,在对生物学微课程应用现状了解的基础上,提炼出了高中生物学微课程设计的五大原则和三种类型微课程的开发模式,整理了“生命活动的调节”系列微课程的框架体系,并选取了三类微课程的三个典型案例,对其开发过程进行系统剖析,对微课程的其他辅助教学资源进行集中展示。最后,将所开发的“生命活动的调节”系列微课程应用于实际教学,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和评价量表分析了微课程的应用效果。相应微课程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课前利用微课程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的预习,降低了该部分知识的理解难度,加深了学生对条件反射、水盐平衡、免疫等知识的理解;在学习完课堂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微课程进行知识拓展,使学生了解了更多生命现象发生的原因,激发了学生了解生命活动的兴趣;习题指导类微课程的应用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流表的偏转与兴奋传导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做题中遇到的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程的合理运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增强自学能力。同时,微课程还应当与其他教学资源相辅相成才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此外,微课程的创作要遵循其设计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微课的教学设计要精心,表现方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为学生所用、促进学生发展的微课程。本研究是对微课程与生物教学相结合的一次实践探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微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并期望能为高中生物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合理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