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使用者借助其匿名性、隐性化等特点重塑着社会成员中每一个人的每一种行动方式,他们之间彼此互动,施加影响,相互传染。互联网的兴起驱动着个体和群体行动变革和转型,舆情压力会产生新的舆情引导,社会发展的有序化亟需对社会网络交往行为的关注。本文在对微博交往问题、微博媒介情境问题、社会认同问题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以“微博”这一互联网交往中普及度较高的人际交流方式为研究对象,剔除其他互动平台和媒介,着眼于微博用户的交往行为和自我认同展开具体化研究。本文以网络交往理论、媒介情境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在明晰了微博与微博交往行为、社会认同的身份层次认同和心理层次认同的前提下,对前微博时代社会交往行为与社会认同建构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社会场景下的交往行为多以语言、文字为基本媒介,印刷术的出现将人们的交往方式抽离了物理场景和地域限制,大众传媒成为了人们社会信息获取和发送的重要媒介。前微博时代基本以“家庭——家族——支族——宗族”为主线的社会交往形态,人与人之间在自然面前形成天昭认同,在家庭之上形成血缘认同,在地理之上形成地缘认同,在族别之上形成族别认同,于此构成了整个前微博社会的认同。微博时代开启新型交往行为场景,它以缺场机制促成了交往形态的回归,匿名机制使得交往主体广泛的交织在一起,关注机制强化了人际交往关系的扩散,于是现实社会形成基于线上线下双重轨道的社会交往模式。微博发布、转发、评论、点赞等功能将微博媒介场景构建为互动仪式发生地,人们在“抛出话题——接受关注——话题聚焦——观点讨论——主体聚类——意识认同——情感聚集”中构建新型社会交往模式,实现了事实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的快速升级。基于此,人们各自在自我范畴化的圈子里拼接自己,并自由的进行自我呈现,实现以情绪共鸣、理性对话等为基础的群体性社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