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传统观点中,人们将歧义看成是一种语言误用,然而歧义并非如此一无是处;相反,它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帮助人们实现一定的言语增值和交际目的。随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语用学的新兴和发展,语用歧义也成为中外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歧义涉及到语言的方方面面。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歧义的分类不尽相同。本文涉及到其中的三种分类:一类是从语言层面上把歧义分为:音位歧义,构词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一类是根据说话的动机和言语效应把歧义分为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最后一类是从听话人的角度把歧义分为:潜伏歧义和激活歧义。文章结合理论与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实际,着重从修辞,言语的交际功能,广告语言,和文学作品这四个方面探讨了歧义积极的语用功能。英语修辞中的双关,比喻,反语,委婉等都可以称作是特殊的歧义,是歧义在语言中的积极利用。而蓄意歧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是有着多种语用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保护自我,避免冲突,遵守礼貌原则,维护双方面子,实现交际目的,完成交际任务等功能。在广告作品中,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含义,或是将商品的诉求暗示给消费者,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文学作品中的歧义更是使文字达到了增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