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与视网膜静脉阻塞关系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hts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视网膜静脉阻塞之间的关系,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在视网膜静脉阻塞不同年龄患者中的差异,观察血脂、血糖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关系。  方法:于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经眼底、黄斑OCT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入RVO组,同时选取同期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白内障、翼状胬肉等,排除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共45例,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已排除严重肾功能不全、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及口服药物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患者。RVO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并同时检测血脂、血糖,应用SPSS19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结果:1)RVO组40例研究对象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平均值为12.87±3.06umol/L,对照组45例研究对象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10.81±2.62umol/L,t=3.33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分别将RVO组40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对象的同型半胱氨酸与研究对象年龄采用 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在RVO组Hcy与研究对象年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27(P=0.039<0.05),相关性是显著的;在对照组Hcy与研究对象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31(P=0.026<0.05),相关性是显著。  3)血脂检测指标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RVO组40例血TG及血糖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57±0.69mmol/L、5.74±0.92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12±0.43mmol/L、5.07±0.6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VO组血TC、HDL、LDL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79±0.81mmol/L、1.19±0.31mmol/L、2.87±0.61mmol/L,其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的4.59±0.75mmol/L、1.13±0.21mmol/L、2.86±0.74m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在年轻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同时,血脂异常、高血糖与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常见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中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属良性病变,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和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属
[摘 要]Powerpoint2003是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的内容,它是微软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2000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件,它可以将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汇集在一个作品中,用它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简单方便,较容易微学生所接受,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Powerpoint2003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初识Powerpoint2003》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的内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尽快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理论研究,推行研究性学习,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探究式教学,就是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可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学。   
目的:该研究通过对孕早期绒毛细胞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应用于产前诊断中,早期、快速作出诊断,较目前普遍应用
[摘 要]要求学生能问、敢问、会问,首先教师具备问题意识,能够改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大胆让学生去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解决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关键词]生物问题教学  问题在生物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起点。胡适曾说过:“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经常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