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憩以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传统乡村聚落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载体。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建设,我国乡村聚落出现了普遍的空巢化,环境恶化,传统肌理、风貌破坏等现象,大量村落消失的同时伴随着非物质文化的飞灰湮灭。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要求。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乡村风貌,承传和复兴传统乡村文化势在必行。我国目前的乡村规划体系尚未成熟,方法上存在照搬城市规划手法,忽略乡村与城市的差异性,缺乏多样性和可实施性等弊病。乡村建设呈现出风貌混杂、千村一面、缺乏有机性、归属感和可识别性等问题。规划设计忽视传统文化承传,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在梳理乡村规划理论发展方向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当今人工智能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等新兴领域的技术进展。提出了“基因参数法”人工智能模拟聚落生长的乡村规划技术创新路线。论文以湖南通道的侗族聚落为研究对象,以侗族聚落选址、生长、扩张的诸多环境和人文影响因素为“基因”,以人工智能的方法对其进行基因编码,结合量化结果确定基因参数,对传统侗族聚落的生成进行了计算机生长模拟。通过与聚落原型对比实验,本文的计算机程序模拟结果从选址、建筑布局、路网生成、地块和模型生成等方面对聚落原型进行了较为逼真的还原;能够有效模拟聚落的自组织生长、扩张和有机更新;以基因参数为基础的模拟方法实现了聚落模型的多样性,并可以按照需求进行快速调整。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面向乡村规划设计开发了一种以传统聚落影响因素为“基因”的,环境和文化因素相结合的计算机基因参数模拟方法;程序编写以聚落数据的采样和量化分析为“基因”,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客观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和应用性;提出了基于自然环境和文化因素的聚落中心点选址方法,选取过程完全自动化;以侗族特色传统聚落为原型,创造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模拟和计算方法,计算机程序令人满意地再现了侗族特色聚落的传统风貌。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以乡村聚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为基础的自组织模拟设计方法,为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种由内而外的本土文化承传的规划设计策略,有利于特色乡村文脉和风貌的保护。在高速的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设计,并提供更为适宜本土环境与文化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