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中地理教科书“活动”中行为动词的分析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gean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1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地理教科书也相继颁布,新编写的地理教科书中最大的创新是“活动”的比例增加。“活动”的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地理素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对“活动”研究的基础上,以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探究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要求中的行为动词分类;二是探讨如何依照行为动词的要求对“活动”进行设计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出现行为动词共137个,其中出现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共126个,占整体的92%;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共8个,占整体的5.8%;情感性目标行为动词共3个,占整体的2.2%。由此可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通过对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活动”中行为动词的统计分析,发现它们具有以下特点:1.“活动”中的行为动词分布均衡,但行为动词使用频率差异大。在“活动”中,共使用行为动词158个,且均衡分布在四册地理教科书中。但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认识”约占总体的38.6%,而其他行为动词的使用率则较低。2.“活动”中的行为动词数量多且种类丰富。二级标题“活动”中,共出现行为动词379个,59种类型。3.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学科性。“活动”中使用带有学科性的行为动词。例如,“分析”、“归纳”。4.具有不同的思维层次。“活动”中既有指向较低思维水平的行为动词,如“填出”、“观察”,又有指向较高思维水平的行为动词,如“归纳”、“解释”。第三,“活动”的目标整体设置合理,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水平一致即“活动”目标主要是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以及对简单地理现象理解能力的培养。第四,根据教学案例中“活动”设计的启示,即依据课程标准对“活动”要求中的行为动词进行解读、“活动”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活动”所属的思维层次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依据“活动”目标创设学习条件。设计了“说出”、“说明”和“分析”不同分类的9个活动设计,分别是说出我国水资源分布与地势特点关系;说出塔里木盆地城镇的分布特点;说出印度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差异;说明导致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积雪厚度差异的原因;说明区分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理由;说明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的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分析居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对策。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来自政府统计部门的官方数据,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决策基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传统政府统计在制度设计、数据生产和分析等各环节带来较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改进数据生产、提升统计效率等提供了基本条件。大数据环境下,政府统计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信息化建设等业务流程中暴露出短板和不足,只有顺应大数据环境发展规律,不断提升政府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多样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
建立了三维树型微通道换热器模型,模拟并分析了其热流耦合场。对比了单、双层微通道换热器的最高温度及双层树型微通道在顺流、逆流、交叉流3种情况下的冷却效果。底部热流密
在不同流量、不同管道长度的情况下,分别计算出引射式冷却塔与机械通风冷却塔综合能耗,通过比较分析后,发现引射式冷却塔在低流量、冷却水系统管道长度较短时,表现出节能的优
蒙古族传统文化蕴含着无数潮牌设计可挖掘与利用的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元素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以一种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对蒙古族元素进行潮流化设计,通过创建蒙古族潮流品牌赋予蒙古族传统元素新的生命力,其目的就在于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拉近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以一种创新的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根植于蒙古族元素进行潮流品牌设计,通过将具有商业气息的潮流文化与传统文化元素
本文对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及医药营销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希望结合“新医改”的大背景和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通过规范深入地研究BP制药公司T产品现阶段的市场营销策略,寻找更适合BP制药公司的更切实可行的营销管理方式和创新模式,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动力,促进企业实践管理能力的提升。本文探讨BP制药公司T产品的营销策略问题重点分为下述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对BP制药公司的T产品营销现状进行分析。一方面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of contingent negative varisations(CNV),P300 and mismatch negativity (MMN) in patients with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